發布時間:2020-07-10 | 點擊數:次
學院介紹
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前身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早在1951年建立了公共衛生學科,1953年正式成立衛生系,1955年由山東醫學院、江蘇醫學院和浙江醫學院衛生系的部分師生合并到我校,成立新的山西醫學院衛生系,1996年更名為公共衛生學院。在60多年的發展中,學院始終以培養高質量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高層次人才為己任,為我國的疾病防治、預防保健及衛生政策的決策管理工作,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業人才。
學院現有教職工93人,專任教師69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講師及以下28人,實驗技術人員15人,其中高級實驗師2人,實驗師11人,助理實驗師2人。學院特聘中國工程院徐建國院士為名譽教授。近三年,學院引進博士5名,碩士1名。學院現有博士后合作導師11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38人,省級教學名師3名,山醫名師4名。多名教授擔任國家級專業學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規劃教材和國家普通高等教育等規劃教材主編。目前,學院在校學生共計159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2人、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196人,全日制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52人,非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研究生86人,本科生1231人。
專業介紹
學院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首批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MPH)授權試點單位、全國第三批和山西省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一級學科內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與環境有害因素與人群健康、傳染病與慢性病流行病學、生物醫學統計及應用、環境毒理學。二級學科內主要研究方向為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衛生毒理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兒少衛生學 、衛生檢驗與檢疫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為山西省重點學科。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環境健康損害實驗室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獎學助學
學院堅持一切以學生為本,把獎學助學放在重要位置,通過不斷摸索、引導和實踐,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在學校學生工作部(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指導下,成立學院獎助學金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扎實開展學生優秀學生獎學金、邵象伊獎學金、沙洛獎學金、單項獎學金、中國工商銀行山西省分行獎學金以及國家獎、陳家震、蔣惠權助學金、應善良助學金的評定和發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勤工助學、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士兵學生教育資助、學生特困補貼、送溫暖活動等工作已經形成成熟機制和科學體系。學院還牢固樹立起了“重道德、厚基礎、寬專業、善應用、精技能、會科研”的十八字教育思想觀念,堅持思想教育與專業學習相結合,重視樹立優秀學生典型,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模范帶頭作用,建立經濟困難學生檔案,開展針對性幫扶工作,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在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指導下,切實扎實做好學生獎學助學工作,為學生教育提供堅強保障。
學生風采
學院依托第二課堂,秉承“厚德、博學、協作、創新”的院訓,從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著力構建“新時代、新醫德”思政教育體系:學生累計申報獲批“大學生創新項目”百余項,在全國全省“晉商杯”創業大賽、“興晉挑戰杯”、“建行杯”等科技創業大賽等活動中不斷突破取得優異成績,屢屢斬獲金獎,學生們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提高,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學院將社會實踐作為青年學生思想教育、文化引領、志愿服務和組織保障的有形陣地重點建設,通過與學校周邊居民社區結對子,為學生搭建社會實踐的現實平臺,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個人價值觀和社會觀,激發學生的求學熱情,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通過一院一品“公衛博覽”、“醫學生杯足球賽”等傳統文化品牌,培養了學生敬業、友善等核心價值觀。
就業深造
近年來,赴北京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深造的學生比例不斷提升。眾多畢業生進入各級疾控中心等醫療衛生部門及各類醫藥和信息企業工作。學院設專人定期跟蹤畢業生深造及就業情況,建立科學的反饋機制和評價體系,為學生的就業深造服務提供有力的借鑒和幫助。
招生專業:預防醫學(五年制)、衛生檢驗與檢疫(四年制)
咨詢電話:0351-4135883
Copyright©2002-2014 www.sxmu.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南路56號(迎澤校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文華街55號(中都校區)
聯系電話:0351-3985076 傳真:0351-3985074
c7c7.app教務處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