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4年度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科信廳函【2024】11號)和《山西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高校實驗室安全自查和現場調研的通知》(晉教科信函【2024】5號)要求,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實驗室安全建設,扎實做好實驗室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確保學校實驗室安全有序運行,保障廣大師生人身安全和校園穩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和安全紅線意識,以排查和整改安全隱患為抓手,以防范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為目標,全面加強實驗室安全建設,持續強化管理、強化程序、強化落實,全面壓實各方安全責任,規范執行安全工作要求,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切實消除安全隱患,維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校園安全穩定良好局面。
二、工作機制
學校成立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實驗室工作的校領導擔任,成員由資產管理部、武裝保衛部、教務部、科學技術部負責人組成,負責此次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的統籌謀劃、實地檢查以及督促整改等工作。各單位要成立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組,對本單位所轄實驗室開展檢查并做好整改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學習部署階段(2024年5月23日前)。學校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4年度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科信廳函【2024】11號)和《山西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高校實驗室安全自查和現場調研的通知》(晉教科信函【2024】5號)精神,對學校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二)自查自糾階段(2024年5月31日前)
各單位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相關文件要求,根據學校的安排部署,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單位實驗室安全自查實施方案。要對本單位實驗室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填寫《c7c7.app實驗室安全管理信息填報表(2024)》。要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本單位實驗室進行分級分類,填報《c7c7.app實驗室信息備案表》。要參照《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檢查項目表(2024年)》,對本單位各級各類實驗室進行自查,形成本單位實驗室安全工作自查報告,填寫《c7c7.app實驗室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匯總表》。5月31日17點前,將本單位實驗室安全工作自查報告、《c7c7.app實驗室安全管理信息填報表(2024)》《c7c7.app實驗室信息備案表》《c7c7.app實驗室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匯總表》(以上材料模板和空表由資產管理部發送給各單位)等材料紙質版(主要負責人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和電子版報送至中都校區教學辦公樓717室。
(三)現場檢查階段 (2024年6月1日—6月5日)
學校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各單位進行現場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各單位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規章制度建設、實驗室基礎安全建設、危險化學品、氣瓶等重要危險源管理情況、安全宣傳教育、安全準入及應急演練開展情況、日常安全檢查和整改情況等。
(四)整改階段(2024年6月5日—9月中旬)
學校組織現場檢查結束后,匯總形成全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隱患臺賬和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自查報告,集中向各單位反饋隱患整改問題清單。各單位根據整改問題清單,制定本單位整改工作方案,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責任人。整改工作要做到閉環管理,實行月報制度和銷號制度,各單位每月底前向資產管理部報送問題整改工作進度,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逐條逐項完成整改。整改工作完成后,各單位要將實驗室安全檢查整改工作總結報送至資產管理部。
(五)“回頭看”階段(2024年9月底—12月底)
學校將結合常態化實驗室安全檢查,對各單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落實到位。對于安全檢查工作敷衍了事,存在風險隱患較多且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單位,學校將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各單位要根據工作職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堅決扛牢實驗室安全工作責任,不斷增強實驗室安全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二)強化責任落實,不斷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要進一步強化管理,明確學校、二級單位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明晰各個崗位、各類人員安全職責,堅決杜絕多頭管理;要進一步強化程序,緊盯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部位等,嚴格規范執行實驗室安全各項規定要求;要進一步強化落實,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實行實驗室安全“一票否決”制。

(三)加強安全教育,杜絕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要結合實驗室實際,常態化開展實驗室基礎安全、化學安全、生物安全、設備安全、應急處置、個體防護等安全培訓,嚴格實驗室準入教育及考核,不斷提升實驗室人員安全意識及應急處置能力。
校園110報警地址
一鍵報警
醫大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