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兒科醫學系在迎澤校區舉辦“共融的滋味——民族文化美食之旅”活動。系黨總支書記華楠、副書記張曉林,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楊潔和“紅石榴”工作室的各位老師,系輔導員及各民族學生共30余人參加。
在民族文化交流環節,6位少數民族同學分別對本民族發展史、民族文化、社交禮儀、特色風俗等進行了介紹。維吾爾族傳統大型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白族浪漫而富有詩意的“風花雪月”女子頭飾;拉祜族粗獷豪邁的蘆笙舞、特色濃郁的葫蘆節;激情四射的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充滿智慧和創造力的土家族吊腳樓;滿族八旗制度的歷史淵源……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各民族多樣的發展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多彩的文化。


在民族美食品鑒環節,維吾爾族、拉祜族同學為大家現場制作了香噴噴的手抓飯、炒米粉以及火腿木瓜煮雞……,芳香濃郁的奶茶、各式干果、烤馕、烤包子、烤乳扇、沙琪瑪、醬香餅等誘惑著每一個人的味蕾。各民族同學相互幫助,分享著各民族的特色美食文化。

民族文化知識問答中,老師和同學們興趣盎然、積極參與,進一步增加了了解,促進了交流,答對的師生由少數民族同學親自送上自己準備的小禮品。
歡快的音樂和活潑的舞姿點燃了全場氛圍,滿族的李慶鑫同學帶來了一首《如愿》,表達了中國人血脈里割舍不了的情感羈絆,全場師生為之動容,情不自禁地齊聲合唱。維吾爾族的熱則耶·艾合買提、赫則提艾力·圖爾蓀帶來了歡快的維吾爾族舞蹈,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
伴隨著《愛我中華》的響起,活動進入了尾聲,華楠指出,這次活動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正是56個民族不同的文化才匯聚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加強了同學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和認同。此次活動的舉辦對進一步豐富同學們校園文化生活,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文/唐麗靜、賀鑫銅;圖/邢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