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默對于一個人來說就像是人體內的必需氨基酸,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需要幽默和快樂,而“小丑醫生”就是這樣一支傳遞快樂與愛的志愿者團隊。
“小丑醫生”由美國亨特·帕奇亞當斯創立,秉持著“用幽默的方式、傳遞醫學人文關愛”的理念。2015年國內學者在意大利訪學時被病房中“小丑醫生志愿者”的創意舉動吸引,并將其引入山西,經本土化后,東西方文化相融合下“微笑與愛的力量”的主題愈加突顯。

理念中化,生根發芽
初期,我校護理學院教師丁永霞被小丑醫生“微笑與愛的力量”吸引,最先加入山西“小丑醫生”志愿服務團隊,陸續開展志愿活動,“小丑醫生”也因此進入了c7c7.app校園。志愿活動是一個長期堅守的過程,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最初志愿活動在市婦幼兒童門診開展,參與的志愿者最開始也被這一理念吸引,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一部分人漸行漸遠,最后堅持下來的大多是學生,特別是護理學子們。
護理是一門醫學與人文的交叉學科,其內涵深遠,包羅萬象,成為一名護士的前提是要有愛心,而成為一名好護士還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護理學除了包含常規的輸液打針這些技能操作外,心靈撫慰、溝通技巧、健康宣教等人文關懷和醫學科普知識也是必備素養,因此一旦護理學子們開始小丑醫生活動,便會將護理學知識與技能與小丑醫生理念無縫對接,在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自我提升,這是一種基于專業的認同,基于志愿精神的升華。除此之外,護理學院的研究生也成為志愿活動的主力隊員——更加專業的知識,更加高級的人文關懷能力,堅定了志愿活動“用幽默的方式傳遞醫學人文關愛”的初心。
此后,從2018年開始,我校護理學院“歡樂天使(小丑醫生)”志愿服務隊每周六定期于太航馨悅養老護理院、坤澤康養公寓和兒科門診、病房、預防保健科展開志愿服務活動。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難,出現過很多問題,但團隊總是會一起去尋找解決方法。丁老師跟我們分享過這其中的一些故事:在剛開始,學生們并不知道如何進入這個角色,新隊員會感到生疏拘謹,小丑醫生有特別的妝容和服裝道具,最開始大家會不自然地覺得這個衣服比較浮夸,有些不好意思,甚至不敢穿著服裝在大街上行走。后來丁老師為志愿者播放創始人帕奇亞當斯穿滑稽的裙子到廣場上安慰士兵,讓原本戰時恐怖壓抑的氛圍因為他的到來變得輕松愉悅時,讓志愿者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她也帶頭將自己扮成幽默滑稽的形象一起和學生們參加活動。同學們耳濡目染,加上老人孩子們見到小丑醫生可愛的扮相、幽默的動作、鮮麗的服裝,讓他們覺得親切、溫馨時,志愿者們感到自己價值感和被需求感。在真誠的互動中大家忘記了尷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幾次活動之后大家就愛上了這些“浮夸的”服裝。也由此形成了以老帶新、規范化培訓的志愿團隊運營模式,小丑醫生志愿活動也進入常態化開展階段。
實踐出真知,取得佳績
去養老院的艱辛,大家都深有感受,坤澤養老院距離學校30公里,盡管有車接送,只往返路上也得4個小時。加上活動,每次都差不多整整一天的時間。丁老師趁著車上的時間,和大家做些活動熱身,提前進入“小丑狀態”。盡管這樣,大家還是感到我們的“小丑醫生”實現了“形式的外表上的小丑”,而實際上內涵上的“小丑醫生”沒有體現出來。她翻閱資料,和《柳葉刀》雜志上發表老年小丑照護文章的加拿大小丑醫生專家獲得聯系,通過郵件往來,獲得了一些指導,并將這篇文章翻譯發表。她還帶著隊員去四川參加了《國際醫療小丑培訓》,進行了2周實踐技巧的學習,回來后及時組建了培訓講師隊,將所學所獲及時傳授給團隊。
理論和實際總是有著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跨越的距離。活動中經常會遇到“小丑無效”的尷尬場面,令隊員們沮喪。有一次兒科門診一個不肯霧化的小朋友誰都勸說不了,小丑醫生們及時趕過去,使勁渾身解數也沒有勸說成功,家長絕望地說了句,你們不用管了,同學們默默站在那里不敢說話。丁老師面對這樣的情況,并沒有放棄,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意識到孩子不是懼怕霧化不舒服,只是不知道霧化是怎樣的感受,不敢嘗試,于是她讓隊員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時候,趁其不備將霧化罩在孩子嘴上套了一下,孩子正準備哭鬧,發現霧化一點也不“疼”,這才開始了霧化。
養老院的老年人,面對“小丑”,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位劉大爺,很有文化,卻性格固執,一開始拒絕出房間活動。志愿者就抽出一人耐心地在房間里陪老人聊天,開導他講述過去的英雄故事,從家屬身上了解他的過往,努力地與他拉近距離。老人的心扉逐漸打開,與志愿者成為好朋友,還將自己的著作《八十飛鴻踏雪泥》贈與志愿者閆媛媛,鼓勵她好好學習。
總結經驗,勇攀高峰
在志愿活動進行過程中,一些志愿者提出自己所做的一些為老服務活動僅有幽默,卻沒有體現出護理的專業價值,這些服務別的志愿組織也可以做,那么護理研究生志愿者的價值又在哪里呢?作為專業的志愿者對于無法發揮專業能力,略感遺憾,也萌生了志愿活動品牌化的想法——將志愿活動專業化、系統化。經過不斷地思考和經驗總結,團隊準備縮小服務人群、做精確服務。在了解實際情況和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后,他們發現,養老院的老人們由于常年缺乏陪伴,大多感到孤獨,并且有一定的認知障礙,而“小丑醫生”的幽默可愛以及護理人員的溫柔、善于溝通的特點能夠刺激老年人改善他們一定程度的癥狀。因此,“記憶有色,樂暖夕陽”——關注輕度認知障礙老年人的“小丑照護”精準志愿服務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參加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并榮獲全國金獎,護理學院教師丁永霞指導,學生閆媛媛、荊璇參與了項目設計、視頻制作、線上路演答辯、云展示等環節。
他們的成功絕不是偶然,這與團隊的不懈努力和持續改進密不可分。從評估、策劃組織、方案制定、活動實施與持續反饋修整,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團隊的力量和志愿活動的初心。“小丑”、“精準”是他們本次項目的兩個關鍵詞,以客觀量表精準評估輕度認知障礙老年人的需求,在護理、心理、臨床專家志愿者指導下制定了“小丑醫生”個性化志愿服務方案,采用一對一服務與多對一服務相結合、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開展。在過程中問題的產生也為后期修整做了鋪墊,在兩年的持續動態改進中走上專業化的道路。
迎難而上,奪得桂冠
由于疫情的特殊情況,本次大賽于線上進行,在比賽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視頻效果如何呈現、PPT展示如何突出亮點、內容如何凝練、網絡質量穩定的維持、合適的線上答辯場所等,甚至細致到PPT中字體的設定、視頻整體時長的壓縮,這些方面團隊都需要周到考慮。備賽初期總是困難重重,PPT的平淡無奇,內容平鋪直敘,在專家指導下重新回歸初心,后期每一個標題、色調、圖案都進行完善修整,突出小丑醫生的亮點。小丑醫生是帶給人快樂的,在一開場撲面而來就應該讓人感到快樂、幽默,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形成了可愛的小丑風格。
比賽形式的多樣化、長時間的比賽周期易帶來倦態感、研究生學業的緊張、臨床實踐任務的刻不容緩、資金場地的限制性……層層的困難擋在了前方,但是團隊核心成員從未有過退縮和放棄,志愿活動值得讓更多的人知道,讓更多的人受益,直到答辯前的最后一刻,答辯內容都在做調整,力爭盡善盡美。關于視頻的制作則是吸取前幾次參賽的經驗教訓,提前制作了視頻,所以入選國賽后關于視頻提交的整體時間很充裕。經過多次考量,包括配音、視頻內容、整體呈現效果等前后20余次的修改,最終得到大家一致滿意。
答辯匯報時國賽要求匯報時間是三分鐘,由于省賽時的匯報時間是四分鐘,這是一個挑戰,內容在保留項目整體框架的前提下經過反復修整刪減,最終確定一個既精煉又保有小丑醫生特色的答辯詞,即使在答辯上場的前一刻,都在進行微調,全力以赴、不留遺憾。線上答辯時整個過程都很順利,即使場地有限、略顯樸素。答辯人丁永霞、閆媛媛非常自信流利地做出了匯報,評委組對此項目很感興趣,提出了五個問題,丁永霞憑借著自己對整個項目的了解做出了相關回答。此志愿項目能夠在本次大賽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團隊的努力和校方的支持,項目本身的四點優勢也是成功關鍵:一是小丑醫生的理念新穎,將西方理念本土化發展;二是活動常態化開展、規范化管理,服務對象和志愿者以及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等多方受益;三是模式應用到實際中,走進了抗疫病房,微笑與愛的力量傳播廣泛;四是是科學的評價,理論成果的奉獻,發表了多篇核心期刊的論文,得到了評委組的認可。
記憶有色,情暖山醫
關于本項目,校方也十分重視,校團委、學院黨委領導都多次提出改進意見,提供資源支持。護理學院張培莉副院長和她的研究生關于小丑照護的研究課題,也為項目提供了科學的評價。志愿者發揮專業素養將追憶療法、音樂療法融入服務中,通過幫助輕度認知障礙老人認知周圍的事物、回憶過去的事情等幫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真正做到了用愛心點燃希望、用微笑呵護心靈,將微笑與愛的力量灑滿養老院,緩解了老年生活的孤獨、焦慮、自卑感,改善了認知功能,趣味化健康科普與健康游戲幫助服務對象促進身心健康狀態,志愿者們的護理專業人文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也得以提升,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丁永霞老師說:“治療疾病是有輸有贏的,但是治療病人,不管結局如何只要付出了愛心一定是會贏的,希望我們的醫學生能在小丑醫生活動中,培養自己的人文精神,能夠真正學會在面對患者的時候,我們以怎樣的心理、怎樣的態度來與患者并肩作戰,學會在手術刀藥物之外的醫學本領,也希望我們的志愿者們在志愿活動中奉獻自己的愛心,用專業幫助他人,在社會服務實踐中錘煉意志、提升修養,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繼續堅守志愿服務的宗旨,秉承國際“小丑醫生”聯盟“微笑治愈”的理念,讓更多老年人受益。”
圖片來源:小丑醫護團隊
指導老師:王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