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護理學院第一黨支部書記淮盼盼帶領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隊17人前往晉中市左權縣拐兒鎮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落實護理科普,助力健康中國,同學們在實踐中“邊做,邊想,邊感悟”,收獲頗多。
感悟老井奮斗精神
晉中市左權縣老井村因電影《老井》的拍攝而聞名,左權縣依托老井村獨特的山水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風貌,創造了良好的研學環境,打造了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老井片區。以產業帶動就業,用造血代替輸血,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實踐隊隊員們住在老井村,用大學生的思維和文化,與當地村民的交流中,不斷碰撞新的火花,為這座古老的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體驗鄉村文化振興
拐兒鎮鎮長白娟給隊員們講到核桃傳入左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于地處太行山中段,溫度適宜,光熱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獨特的自然環境形成了果仁飽滿、皮薄、個大、味香的左權綿核桃。隊員們紛紛感慨致富成果正在一步步帶動鄉村振興。拐兒鎮黨委書記李振國給隊員們介紹了拐兒村正在建設的百畝“水產小鎮”。近年來,拐兒村規劃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水產養殖。隊員們表示看到了當地政府的有所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護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宋宇濤帶領實踐隊員們去到了五指山,五指山上話五指,百福洞里祈百福。這里瀕臨清漳河水,山高為峰,溪水長流,風光旖旎,天空湛藍如洗,空氣新鮮,素有太行山“氧吧”之美譽。隊員們感悟到綠水青山就是真正的金山銀山。實踐隊隊員們還參觀了拐兒鎮天門村天門磚雕藝術館,該館完美融合磚雕藝術、鄉村古建筑、紅色文化等資源要素,該項目將古村落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帶動村民和村集體經濟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夯實文旅融合產業根基,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踐行愛心醫療服務
實踐隊隊員們充分發揮護理學科優勢,進行了農村常見病的宣教,發放了有關健康知識的宣傳單并由實踐隊員耐心解讀。通過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老年癡呆的病因、癥狀及預防的講解,讓村民們對這些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宣講結束后,開展了心肺復蘇急救術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推廣。專業的操作、整齊劃一的動作贏得現場掌聲雷動。實踐隊在東五指村開展了給村民免費量血壓、測血糖的便民服務活動,囑托村民要注意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同時,還為老人們介紹了健康養生及老年人日常護理知識,鼓勵老人們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得到了村民們的充分認可。
此次的三下鄉活動給了同學們一個很好的鍛煉平臺,不僅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更加提升了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新時代青年,無論是在未來的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要樂于付出、艱苦奮斗,在社會實踐中求真知、闊視野、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不僅要樹立鴻鵠之志,更要做腳踏實地的奮斗者,讓自己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積極為祖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圖文/金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