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基礎醫學院在中都校區基礎報告廳舉辦“科學家精神”思政微課堂第三期,邀請c7c7.app第一醫院劉鵬鴻副教授,作主題報告《臨床醫學生的科研之路》。
報告中,劉鵬鴻副教授圍繞科研動力、科研意義與臨床實例三大維度,系統闡述了醫學生的科研成長路徑。他強調,守護生命的初心是驅動醫學生投身科研的根本動力。針對醫學生成長,劉教授深入剖析了不同階段的關鍵任務:本科階段需筑牢《生理學》《診斷學》等核心課程基?。槐弦島笪蘼凼茄≡褡ㄋ?、學碩還是規培,科研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素養。劉老師結合其團隊在青少年抑郁癥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領域的突破性研究,生動展示了科研如何服務臨床:通過構建數據庫、開展實驗,為臨床診療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方案。他進一步以漸凍癥治療研究等為例,深刻闡釋了科研工作者肩負的家國情懷與時代使命。針對臨床與科研如何平衡這一普遍難題,劉老師分享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他倡導從臨床實踐中敏銳發現問題,利用碎片化時間高效推進研究,形成“臨床問題驅動科研探索,科研成果反哺臨床實踐”的良性循環。同時,他建議學生積極爭取科室支持、優化個人培養策略,實現臨床能力與科研素養的協同提升。
本期“科學家精神”思政微課堂以知識為紐帶,緊密融合了醫學科研前沿與醫學生培養實踐,生動展現了科研探索的魅力與價值。活動在同學們心中播下了科學思維的種子,有效激發了大家探索醫學未知領域的熱情,對培育醫學生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學術精神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王藝琛、李芳,圖/李澤陽、郭景魁) 初審初校:劉霞 復審復校:劉霞 終審終校:王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