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奮力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張俊龍
核心閱讀
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就要堅守百年來黨的奮斗經驗啟示,大力弘揚“九個必須”。高等醫學教育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創造能力,深入持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奮力譜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向全黨發出偉大號召,“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高等醫學教育要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新的趕考之路上展現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就要牢記“九個必須”,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踐行“四個服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一百年來,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怕犧牲、接續奮斗,熔鑄了偉大建黨精神。新的征程上,高等醫學院校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工作實踐,不斷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組織的領導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高等醫學教育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地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深入落實民主集中制,不斷完善并嚴格執行黨委全委會、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規范議事內容、決策程序,確保校黨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強化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切實承擔起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要充分發揮二級單位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并完善院系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把院系改革發展實績作為最終檢驗黨組織工作的主要指標,用中心工作的成效衡量和檢驗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效果。
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育人才、德為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薄耙獔猿职蚜⒌聵淙俗鳛橹行沫h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秉h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新的征程上,高等醫學院校要扎扎實實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健全德智體美勞育人體系,著力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等醫學教育要堅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堅定不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引導青年師生樹牢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要把立德樹人使命融入教育政策的頂層設計、融入教學過程的具體執行、融入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系統深化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著力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更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機制;要緊緊圍繞“四個服務”開展工作,制定出教育教學、課程設置、教學改革、教材編寫、學科建設、師德建設、學生管理、校園文化、課外實踐等各個環節的“任務書”,通過“三全育人”,把“合格”細化為高校培養人、塑造人的一項項具體措施,讓高等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讓廣大青年學子在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創造能力,強特色、求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攻關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石油天然氣、基礎原材料、高端芯片、工業軟件、農作物種子、科學試驗用儀器設備、化學制劑等方面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加快突破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設備、疫苗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秉h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新的征程上,高等醫學院校要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科技創新博弈日趨高漲、科技制高點競爭空前激烈的態勢中,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發揮智力和人才優勢,在科技創新上強特色、求突破。醫學領域的未解之謎不勝枚舉,原始創新是解謎之鑰。高等醫學教育要瞄準醫學領域的“瓶頸”問題和未解之謎,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基礎前沿領域奮楫揚帆,在應用前沿領域勇往直前;要充分考察區域特色醫療衛生需求,堅持問題導向,選好攻堅方向,整合資源優勢,理順體制機制,激發創新動力,提升創新效能,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統籌協調機制和資源配置模式,在生物大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人工智能、反向病原學等新興醫學領域搶占一席之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引擎。
深入持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保民生、促健康
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新的征程上,高等醫學院校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在謀求中國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保民生、促健康。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高等醫學教育要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更加注重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在保障人民健康上尋求最佳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最佳的康復和養生方案,最佳的費用和康復效果,主動尋求方法革新,主動探究技術變革,主動普及醫學常識,主動呼應人民痛點,逐步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醫院運行機制;要補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短板,探索醫防融合創新發展;要著力醫藥核心技術攻關,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學校及各附屬醫院在實現人民共同富裕進程中的保障性作用,讓人人享有健康、家家充滿幸福,為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健康的人力資源保障。
(作者為c7c7.app黨委書記張俊龍)
圖文轉自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