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脫貧攻堅戰略部署,2018年11月,我院職工魏卓被我校選派擔任定點扶貧基地——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冀家莊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兩年半來,魏卓扎根一線、戒驕戒躁,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寧武縣陽方口鎮冀家莊村是一個晉北高原上普通的小山村,從前主要收入依靠開發礦產資源。然而,隨著近年來資源的逐步枯竭,冀家莊村成了全縣經濟的落后村,全村107戶人家只能依靠澆地生活。“邊、遠、窮、少”成了外界對冀家莊村評價最多的詞語。
初到冀家莊村,魏卓是全縣最年輕的第一書記,名副其實的“小后生”,他面臨了很多不適:老鄉的“土話”、夏天夜里10度不到的氣溫、污水橫流的旱廁。面對困難,他選擇迎難而上,漸漸學起了寧武話的腔調,嘗試盤腿上炕吃飯,習慣了旱廁的環境和氣味。但與之相比,更讓魏卓感到不適的是村里黨組織的松散。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建立一個好的村兩委班子,對全村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魏卓到任后,針對冀家莊村村兩委班子作風不實、戰斗力不強的實際,堅持以人為本,強抓隊伍建設,組織召開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8、99周年活動”,將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搞得有聲有色;7月重溫入黨誓詞高唱國際歌;8月慰問退伍老兵;9月給困難黨員送溫暖;10月組織全體黨員升國旗奏國歌……

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為困難黨員、老黨員送溫暖
一直以來,冀家莊村群眾觀念較為落后,受教育程度低,小農經濟意識強,市場意識淡。燦諳腫,“等、靠、要”思想嚴重。魏卓深深感受到當地百姓的不容易,他并沒有著急“跟風”盲目開始工作,在他的腦海里,百姓的艱難處境和善良的民風已根深蒂固,他心中瞬間涌動起了一種工作誓言和信念,那就是扎根,扎根,再扎根,只有扎根才能用時間這把鑰匙,帶領大家走出困局。于是他把“家”搬到了村里,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增進感情,消除隔閡,真情溝通,了解和掌握群眾脫貧致富的真實想法。扶貧更要扶志,魏卓創立了冀家莊村“愛心超市”。為了讓困難群眾主動作為、不等不靠,他謀劃了愛心超市積分項目,自己設計圖版和標識,多方求援啟動資金。愛心超市宛如一座愛心供給站,不收現金,由駐村干部每月對村民自主脫貧、向上向善等行為進行打分,對優秀者給予積分卡,村民們憑借積分卡在超市里換購日常用品。愛心超市通過有效的正向激勵促進扶志,村民們“等、靠、要”的思想逐步瓦解,向上向善之風開始顯現。與此同時他還積極聯系派駐單位我院黨員專家們深入鄉間,為冀家莊村“愛心超市”進行捐贈,黨員專家們還為村民開展了愛心義診宣教活動。他跟組織說,百姓的健康不僅關乎小家,更是國之重任,在經濟條件落后區域更是這樣,預防比治療更為有效。

愛心超市捐贈義診活動

愛牙日愛心宣教義診活動
去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魏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深入調查疫情對群眾生活帶來的影響,同時抓緊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突出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始終堅持第一時間到崗到位,扎實開展疫情期間各項摸排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穩步推進。

加強疫情防控
干部有了精氣神,群眾有了獲得感。寧武縣的冬天氣溫很低,冀家莊村村民居住分散,但村子僅有一個水房可供打水,給村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難,解決飲水問題是該村村民一直翹首以盼的大事。為破除瓶頸,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魏卓多方奔走,聯系到寧武縣水利局為冀家莊村進行引水入戶,現在冀家莊村村民都能輕松喝上自來水,告別了打水遠、吃水難的情況。

榮譽證書
黨員有了行動力,村容有了大變化,百姓有了新風貌。駐村扶貧兩年半來,魏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群眾口中親切的“小后生”魏卓被忻州市評為“模范第一書記”稱號、寧武縣“優秀脫貧普查員”稱號,榮獲“山西省教育廳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記功個人”一次。冀家莊村也被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一步步實現了百姓脫貧致富,鄉村全面振興。
圖文:魏卓、姚嵐
編輯: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