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概況
(一)歷史沿革
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前身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早在1951年,時為山西大學醫學院成立公共衛生學科。1953年,山西醫學院獨立建校,成立衛生系。1955年,衛生部和高等教育部決定,將江蘇醫學院、山東醫學院、浙江醫學院等3所院校的衛生系調整到山西醫學院,與山西醫學院衛生系合并組建,成為當時全國高校保留的六所衛生系之一。1996年,更名為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2022年1月,入選山西省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單位,同年11月,入選國家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
學院擁有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與檢疫兩個專業。2004年,預防醫學專業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2008年被教育部、財政部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016年被評為“山西省高等學校優勢建設專業”,2019年被批準為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山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3年獲批山西省卓越(拔尖)人才培養改革試點,2025年軟科預防醫學專業排名B+。2013年,備案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2014年開始招生,2020年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被批準為“山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被批準為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5年軟科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排名A。
圖1 公共衛生學院建設發展歷程
圖2 公共衛生學院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二)學院概況
1. 組織架構圖
圖3 公共衛生學院組織架構圖
2. 教研室
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下設9個教研室,包括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流行病學教研室、勞動衛生學教研室、環境衛生學教研室、兒少衛生學教研室、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社會醫學教研室、衛生毒理學教研室、衛生檢驗學教研室。
3. 實驗教學中心
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下設1個實驗教學中心,在嶄新落成的至公樓中,精心規劃了一層空間,專門用于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新教學場所占地約1000余平方米,環境優雅整潔,寬敞明亮。這里配備了8間先進的教學實驗室、2間準備室、8間實訓室,以及功能齊全的儀器室、氣瓶室、試劑室等,充分滿足了多個班級同時開展課間教學實驗和實踐技能實訓的需求。
圖4 中都校區至公樓風采
4. 科研平臺
學院擁有煤炭環境致病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境健康損害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重大疾病風險評估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煤礦公共衛生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反向病原學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臺。
圖5 公共衛生學院科研平臺
5.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17名,其中專任教師103名,實驗系列14名。其中教授25名,副教授3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96人,具有海外學習經歷45名。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名譽教授1名,國家級青年人才專項計劃2人、四大慢病國家重大專項青年人才1名,三晉英才教學領軍人才1名、“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1名、“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6名、山西省教學名師9名、山西省模范教師1名、山西省師德楷模3名、山西省青年創新研究團隊1個。
圖6 公共衛生學院師資隊伍
6. 基地建設
學院現有26個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包括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太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太原市迎澤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太原市杏花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業病防治所、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晉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西省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太原市醫達維科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忻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長治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晉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洪洞縣山焦醫院、臨汾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陽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有限公司職業病防治院、朔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朝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廣州市胸科醫院(廣州市結核病防治所)、深圳市寶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職業病防治研究院、深圳寶安區慢性病防治院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此外,學院還有6個臨床實習基地,包括國藥同煤總醫院、古交礦區總醫院、晉煤總醫院、晉城市人民醫院、呂梁市人民醫院和新疆五家渠市人民醫院。
圖7 公共衛生學院實踐教學基地
二、專業特色
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秉承“厚德博學、協作創新”的院訓精神,立足“建設全國一流研究應用型醫科大學”的宏偉目標,深耕公共衛生教育領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鑄就了德醫雙馨的公衛精英搖籃。
(一)堅持立德樹人,塑造公衛靈魂
學院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使命,以培養“預風險、善防制、勇逆行、守健康”的卓越公共衛生人才為目標,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探索“實踐大地練本領,防疫大課育擔當,象伊精神強信念,無我奉獻衛健康”的醫德教育新模式,傳承“始終把人民健康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象伊精神”,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培育勇擔人民健康重任的新時代公衛人。
1. 課程思政深化
圍繞立德樹人核心,實施公衛課程轉型工程,將思政元素全面融入專業課程,通過德醫相融課程思政工作坊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沙龍,建成省級思政示范課程1門,校級思政示范課程6門,形成了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實踐思政與思政實踐的深度融合,提升了課程的思想性和引領力。
圖8 公共衛生學院德醫相融工作坊
2. 意識形態筑牢
堅守課堂陣地,堅定政治方向,做到授課有紀律、政策講到位、評教全覆蓋;堅守網絡陣地,做到講座必報、活動必督,常態化開展輿情監控和意識形態研判,正確引導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言論,構建線上線下同心圓,為培養新時代公衛人筑牢思想防線。
3. 社會實踐強化
依托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育人平臺及全國研究生暑期學習班交流平臺,提升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統計建模大賽等學科競賽,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通過社區實踐活動,宣傳公共衛生政策,延伸志愿服務平臺,培養學生無我奉獻、衛戍健康的職業精神。
(二)培養“雙師”師資,引領教育創新
學院通過專任教師掛職機制、基地師資提質機制和行業專家兼職機制,實現了教學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著力打造“雙師型”高素質高水平隊伍。
圖9 公共衛生學院“雙師型”高素質高水平隊伍建設機制
多名教師入選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青年精英高級研究項目、加入國家應急隊伍、掛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時聘任基地老師為我校博導、碩導;多名教師入選國家社區衛生協會理事、山西省基層衛生協會主任和院長聯合工作會議委員會。
圖10 公共衛生學院“雙師型”高素質高水平隊伍建設成效
(三)打造一流資源,支撐卓越培養
學院積極構建一流教學資源,打造一流課程集群,提升教材建設水平,創新科教融合培養路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廣闊的成長空間。
1. 課程建設豐碩
學院課程建設碩果盈枝?!夺t學統計學》和《職業性塵肺病診斷虛擬仿真實驗》2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此外,獲批山西省一流本科認定課程12門,校級一流本科課程12門,以及研究生精品課程4門、思政示范課程1門。《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慕課入選中央宣傳部等部委聯合主辦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睹庖邔W檢驗》課程入選2023年全國高質量醫學教師教學發展在線課程。原國家衛健委科教司司長楊青在學院開講《中國公共衛生實踐案例教學》課程。
圖11 公共衛生學院一流本科課程體系
2. 教材建設顯著
學院教師曾主編新中國首部《衛生學詞典》、第一版《衛生學總論》等規劃教材與著作。近三年,主編、副主編教材13部,參編教材28部,“101計劃”核心教材主編1部,副主編1部,參編6部。
圖12 公共衛生學院教師主編、參編教材以及“101計劃”核心教材定稿會
3. 教學成果卓越
近五年,學院教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大健康人文理念下創新醫學院校人文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卓越公共衛生醫師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獲得山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三早六化”公共衛生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和實踐》獲得山西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基于社會需求的環境衛生學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得山西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圖13 公共衛生學院教學成果獎
4. 科教融合創新
學院作為國家級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構建“科研-教學-實踐”一體化平臺。學院依托重點科研平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設立預防醫學創新實驗班,推出本碩博一貫制培養;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支持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科研素養。
近三年,參加各類創新創業訓練項目61項;在第一屆“人衛杯”全國高等學校大學生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綜合技能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科學探究類)、第一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山西省第十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第七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等賽事中榮獲省級乃至國家級獎項共計42項。
圖14 創新創業教育成效
(四)構建六層實踐,進階卓越能力
學院構建了六層級序貫進階式實踐育人新體系,從小學期特色實踐活動到畢業實習,層層遞進,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1. 小學期實踐啟航
一、二年級進行小學期特色實踐活動,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公共衛生機構在守護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公共衛生工作者肩負的重要使命,激發他們熱愛公共衛生、投身公共衛生事業的熱情。
圖15 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小學期特色實踐活動
2. 臨床實習錘煉
預防醫學四年級開展為期22周的臨床實習。臨床實習期間,通過在內科、外科、感染科、皮膚科,婦產科和兒科等科室的輪轉學習,培養學生臨床醫學思維,把握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助力學生將實踐經驗轉化為專業素養。
圖16 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臨床實習動員大會
3. 課程實驗奠基
學院為預防醫學專業開設的20門課程中,有10門課程設置了豐富的實驗內容,包括SAS軟件操作演示生存分析與實例數據分析、流行病學課題設計、職業性塵肺病診斷虛擬仿真項目、大氣TSP和臭氧的測定、瑞文標準推理測驗等,共計312學時。學院為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開設的25門課程中,有16門課程設置了豐富的實驗內容,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主要性能檢定、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化妝品中羥苯酯類防腐劑、細菌畫的創作及匯報等,共計344學時。
4. 專業技能提升
五年級通過《公共衛生基本操作技能》課程開展理論與實操訓練,結合專業技能競賽模擬實戰,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公共衛生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協作與創新思維,提升崗位勝任力。已經嘗試多站點公衛技能實訓考核體系。正在與基地教師一起,進一步拓展案例和實踐融合的《公共衛生監測和應急能力實踐》課程建設。
圖17 OSCE多站點公衛技能實訓考核體系
5. 國際視野拓展
學院持續推進“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嘗試國際化能力培養。學院已有同學成功獲得了國際組織World Curriculum的線上實習offer。多名同學由學校獎學金支持,參加了“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國際組織勝任力學術沙龍”,表現優異,順利獲得結業證書。
圖18 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
6. 畢業實習升華
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學生開展為期16周的畢業實習,分階段進行科室輪轉和畢業論文設計,培養科研與創新思維,為職業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圖19 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本科生在基地實習
圖20 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本科生畢業答辯
七十余載風雨兼程,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在公共衛生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發展壯大,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均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形成了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秉承“厚德博學、協作創新”的院訓,對標一流,凝心聚力,正在建設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的道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