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醫學專業概況
(一)發展歷程
c7c7.app口腔醫學專業始創于1983年,1985年開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1991年成立口腔醫學系,2018年更名為口腔醫學院,經過40余年蓬勃發展,2007年榮獲山西省本科品牌專業,2011年榮獲山西省高校特色專業,2018年獲批山西省高校優勢特色專業,2019年獲批山西省高校一流本科專業,2021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科建設方面,2000年獲得口腔臨床醫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0年獲得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18獲得口腔醫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并于2023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核驗,2020年獲得口腔臨床全科醫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21年獲得口腔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23年獲批博士后創新基地,形成了口腔醫學專業本、碩、博多層次一體化培養體系??谇会t學專業是c7c7.app錄取分數線最高的五年制本科專業之一,在省內同類院校中發揮引領作用。2024年軟科口腔醫學專業排名B+,校友會專業排名第13名。

圖1 口腔醫學專業建設發展歷程

圖2 本碩博多層次培養體系
(二)學院概況
1.組織架構圖

圖3 口腔醫學院本科教學管理組織架構圖
2.教研室
c7c7.app口腔醫學院下設5個專業教研室,開設20門口腔專業本科課程,全部具備線上課程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育模式。以一流課程為核心,拔尖與強基相結合,不斷提升課程的“兩性一度”,建設精品課程體系。

圖4 口腔醫學院本科教學線上課程
3.綜合實驗室
口腔綜合實驗室是山西省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設口腔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和口腔臨床技能實訓中心??谇换A實驗室占地880平方米,口腔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占地650平方米,承擔全部口腔醫學專業實驗課程,擁有教學設備及器械4000余件,儀器設備總價值約1722萬元。擁有口腔教學仿真頭模系統98套,擁有OSCE考核系統、臺式、立式顯微鏡,設有虛擬仿真實驗室。

圖5 實驗室組織架構圖

圖6 實驗室建設
學院擁有1所三級口腔??漆t院及6所三甲醫院作為臨床實習基地,牙椅491臺,生均椅位數3.61臺/人,實行同質化管理,病源病種數充足,臨床教學資源豐富,實力強勁。
4.科研平臺
學院擁有口腔疾病防治與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口腔疾。⒚娌炕危┝俅慘窖а芯恐行、山西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c7c7.app口腔醫院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等科研平臺。近五年,學院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1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95項,累計經費達4088.108萬元;在各級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共計60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75篇;獲山西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主編著作7部,參編著作19部;授權專利94項。

圖7 口腔醫學院科研平臺
5.師資隊伍
口腔醫學院現有專業課教師11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7名,碩士研究生導師59人,擁有高級職稱教師72人,獲得博士學位教師36人,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擁有山西省醫學科技領軍人才1名,省級高校教學名師6人,省級高校師德楷模5人,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1人,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人才團隊負責人1名。

圖8 口腔醫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確立了“學科帶頭人一專業骨干一青年教師”三級師資梯隊,實行分層建設和培養。通過新教師試講、集體備課、教學督導聽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與競賽、學歷提升與進修學習、國內外交流訪學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師資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


圖9 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與競賽
口腔醫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7名優秀教師被選派到國外知名院校訪學交流,與日本大阪齒科大學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定期開展師生交流和國際合作。

圖10 國外訪學交流
6.臨床基地
我校口腔醫學專業依托c7c7.app口腔醫學院辦學,擁有1所三級口腔??漆t院及6所三甲醫院作為臨床實習基地,臨床教學資源豐富,實力強勁。
c7c7.app口腔醫院與口腔學醫院,實行“一體化管理”,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管理為一體全面發展的三級口腔??漆t院,是c7c7.app第二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聯合培訓單位,充分發揮醫院臨床優勢,與學院協同互助齊育人。西院區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東院區為2萬余平方米的口腔綜合大樓,下設13個臨床科室,8個輔助科室,1個雙通道全麻手術室,現有口腔綜合治療臺232張,開放病床30張,2023年門診量22萬余人次,為教學提供了強大的臨床支撐??谇会t院以“博愛至誠、求精創新”為院訓,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積極提升臨床醫療質量,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工作,持續改進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體驗。

圖11 口腔醫院
二、專業特色
c7c7.app口腔醫學專業自設立以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學校“建設全國一流研究應用型醫科大學”的辦學定位,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確立“育人為先,德能并重,求精創新,爭做一流”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口腔醫學專業辦學特色。
(一)育人為先:引育并舉,強師資促交流
學院始終堅持育人為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引育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引——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學院積極拓寬人才引進渠道,通過柔性引進、合作交流等方式為專業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柔性引進海外知名專家4名。與國內專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包括趙銥民院士、張志愿院士和王松靈院士、國家杰青李鐵軍教授等,全面提升了教師隊伍的國際視野和綜合能力。
育——提升師資隊伍教學能力:我校口腔醫學專業2021年成功獲批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23年獲批博士后創新基地,學科建設取得的成果顯著,為教師隊伍建設發展搭建平臺。近三年學院引進博士10名,其中4名具有海外學習背景?,F有在站博士后4人,攻讀在職博士38人;學院鼓勵教師海外訪學和國內進修,近三年赴華西、北大等國內知名院校進修12人,獲國內知名大學博士學位2人,對教師科研、教學能力的提升產生了帶動輻射效應。
強師資促交流:學院有1位教師在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擔任委員,6位國際牙科學院中國區院士,9位教師在中華口腔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擔任常委,12位教師在山西省口腔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擔任主委,并在國內各會議中受邀發言;近五年學院組織各級各類學術會議63場次,包括承辦了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委會第十一次全國口腔牙周病學術會議、口腔病理學專委會第十二次全國口腔病理學術會議、口腔修復學專委會第十七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等。

圖12 口腔醫學院9名教師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圖13 承辦國內外學術會議 強化對外交流 擴寬學術影響力
(二)德能并重:德才兼備,固根基強實踐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聚焦思想道德引領和文化品格塑造,以文修身、以德潤心,推進課堂教學、文化熏陶和社會實踐協同共進,構建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德能并重、相得益彰、融通共進。將黨建工作與思政教育緊密聯系,協同開展“黨建+思政”一體化育人。近五年,c7c7.app口腔醫學院獲批首屆“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c7c7.app“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榮獲c7c7.app“三育人”先進集體稱號。

圖14 黨團建設
學院在山西省各種重大口腔健康相關項目中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學生大健康意識和人文關懷精神,牽頭開展了山西省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我院師生參與國家級5A公益項目公益慈善項目“山中雛菊,筑夢同行”,開啟口腔預防愛心之旅,受到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嘉獎,贈與價值百萬“愛心口腔流動保健車”一輛,為基層群眾開展優質暖心的口腔健康服務打通“最后一公里”;作為全國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山西省承擔單位,我院實踐導師帶領大學生組成的“醫”心“醫”意愛牙聯盟——口腔暑期實踐隊,赴省內各地開展“青春篤行 振興有我”鄉村振興主題創新實踐活動,開展愛心醫療服務、進行紅色基地參觀、探訪鄉村產業基地、賡續紅色血脈精神。

圖15 口腔特色社會實踐活動
(三)求精創新:穩中求進,育英才創佳績
學院通過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專業內涵建設,以一流專業建設為統領,打造一流課程,激勵一流師資,培養一流學生,堅持服務健康山西為導向,全面部署推進本科教學工作。
積極探索口腔卓越醫師培養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5+3+X”本、碩、博一貫制教育改革步伐,成立了“卓越口腔醫生創新班”,制定卓越醫生2.0培養方案,強化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開設口腔專業英語雙語教學模式,定期舉行學術班會,通過本科生導師制指導本科生早期參與科研與創新項目,全面提高學生科研創新能力,近五年班級平均升學率90%以上,為口腔醫學“5+3+X”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改革提供思路和基。參誶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改革提供思路和范式。
口腔醫學院堅持開展“名家名師進課堂”系列學術交流講座,邀請張志愿、趙銥民、王松靈、周學東、孟煥新、高巖等國內外知名學者走進山醫課堂,全方位培育學生綜合能力。

圖16 名師名家進課堂
(四)爭做一流:追求卓越,教學研顯成效
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成效顯著:通過系列日常教學活動、培訓及比賽等持續建設,學院《牙周病學》獲批2023年度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一流本科課程,形成了由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領銜,7門省級一流課程助力,9門校級一流課程支撐全面覆蓋口腔醫學專業主干課程的精品課程體系。

圖17 口腔醫學專業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情況
各級各類教學成果豐碩:近五年取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5項,教師教學競賽獲獎19項,其中國家級5項。學院7位教師入選9門人民衛生出版社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口腔醫學專業“十四五”規劃教材的編委。

圖18 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十四五”規劃教材9本
課程思政建設成果頗豐:推廣各類思政教改成果的應用成效顯著,2019年《口腔正畸學》被評為山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2023年在新華思政—全國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服務平臺上線,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思政賦能、多維協同”口腔醫學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五鏈協同、交叉融合”創新型口腔正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獎,2024年入選中華口腔醫學會教育專委會思政匯報。

圖19 《口腔正畸學》課程在“新華思政”——全國高?緯趟頰教學資源服務平臺上線
實踐服務社會效果良好:我院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志愿者對全省16個縣(區)25944人進行了口腔健康檢查和問卷調查,每年為近2000名兒童免費進行口腔健康服務,完成窩溝封閉牙數166.3585萬顆,為10多萬兒童完成局部用氟;我院“醫”心“醫”意愛牙聯盟——口腔暑期實踐隊,榮獲團中央的國家級獎——2023年鄉村振興“篤行計劃”優秀實踐團隊。

圖20 暑期見習、口腔義診、志愿服務
學生參與科研、創新創業競賽成績斐然:本科生在校期間發表SCI論文7篇,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3項,并孵化一批具有創新力的學術或應用型項目及獲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及國家級項目51項、在“互聯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等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中榮獲國家級14項,省級36項,校級25項,科普競賽獲得國家級獎項共計58項。

圖21 2024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榮獲國家級銀獎

圖22 2021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榮獲國家級銀獎

圖23 2021年度大學生口腔醫學臨床技能競賽

圖24 2024年度大學生口腔醫學臨床技能競賽
口腔醫學院以打造“一流專業”和“一流學科”為抓手,以本科生培養為首要任務,實行科教結合、產教結合、醫教協同機制,實施國家一流學科攀升計劃,建強口腔醫學高原,提升口腔醫學區域特色醫療服務能力。立足山西,面向全國,建設區域高水平特色鮮明的具有較高社會聲譽和知名度的國內一流品牌專業,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口腔醫學事業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應用型高級口腔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