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歷程
c7c7.app計算機教學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電腦室,隸屬于科研處,成立之初,每年只能為研究生開設十幾個學時的計算機課程,但在全國所有醫學院校中,我校是開展計算機教學和科研工作最早的院校之一;1986年在電腦室的基礎上成立了計算機中心,開始為本科生講授計算機課;1999年成立計算中心,成為學校直屬的教學部門;2009年1月正式成立了計算機教學部。

圖1 計算機教學部發展歷程
2、組織結構圖
圖2 計算機教學部組織結構圖
3、教研室
c7c7.app計算機教學部設有計算機基礎教研室、計算機應用教研室2個教學組織。主要開設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7門及多門公共選修課。計算機教學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定位與目標。近五年,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2門、校級一流課程1門、中國高校計算機CMOOC聯盟優秀課程1門;獲批各級教改項目12項,基礎研究計劃項目、科技創新項目、橫向課題等有新突破;主編參編各類教材5部;教師在教學創新大賽等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5項。

圖3 教師主編參編國家規劃教材及聘任證書

圖4獲批各級教改項目
4、實驗教學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在學校大力支持下,在實驗室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多年的建設,中心具備標準化機房9個,560余臺計算機供實驗教學使用。中心主要承擔以下任務:承擔學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計算機實驗教學任務;為管理學院等相應專業提供計算機實驗教學環境;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醫學類技能考試等各類考試、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圖5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及考場
5、師資隊伍
截至目前,教職員工15人,其中教師11人,教輔3人,管理人員 (含3名兼職管理人員)4人;教授(含1名正高其他)2人,副教授1人,講師8人;高級實驗師2人,實驗師1人;碩士13人,在職博士1人,是一支團結協作、創新進取的教學和科研團隊。

圖6師資隊伍結構圖
通過高校教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在職研修等培訓方式,通過工作坊、教學沙龍、教學比賽、學術交流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師資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圖7 計算機教學部師資培養模式
6、特色項目
c7c7.app計算機教學部成立以來,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學校辦學理念引領下,結合全國一流研究應用型醫科大學奮斗目標、醫學人才培養目標和未來醫療數字化發展趨勢,以計算機教學部發展實際,確立教學定位:通過計算機教育提升醫學生的信息素養、技術應用能力及跨學科思維,為其臨床、科研及管理工作賦能;培養既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解決醫學問題,又具備跨學科思維的新型醫療人才。踐行“醫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訓,以學校“HELP”人才培養理念為指導,形成特色鮮明的辦學理念。
1)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以計算機技術為載體,通過 “醫學化” 的內容重構、場景化的教學實施、能力化的評價導向,構建 “醫學特色鮮明、服務臨床與科研、注重實踐應用” 的計算機教學體系。
圖8 計算機教學部課程體系
2)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成效顯著
計算機教學部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以提高教學水平為手段,積極推進計算機精品課程建設。《醫療大健康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獲批2023年度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一流本科課程,省級一流課程2門、校級一流課程1門、中國高校計算機CMOOC聯盟優秀課程1門。

圖9 計算機教學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情況
3)指導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
計算機教學部堅持育人為本,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指導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互聯網+” “人工智能與華北五省機器人大賽”“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創新比賽”等國家級、省部級大賽獲獎100余項。在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斬獲特等獎、國家二等獎;華北五省機器人大賽中,榮獲國賽二等獎、省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獲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