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我校德醫相融工作坊在中都校區法醫學院會議室舉辦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線下示范專項培訓會。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董海濤、教務部副部長劉佳佳、課程思政建設中心負責人鄭潔以及法醫學院的核心課程團隊共4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會。法醫學院黨總支書記孫俊紅主持會議。
劉佳佳就“德醫相融”工作坊活動進行了介紹。他指出,為構建新醫科課程思政長效發展機制,探索醫學本科教學“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實踐思政與思政實踐”雙貫通建設路徑,全面提升醫學教育教學水平,在完成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專項活動后,“德醫相融”工作坊將持續推進,在法學院舉辦專項活動。

董海濤立足學校實際,深入解讀國家相關政策文件,強調“德醫相融”工作坊活動正是基于國家方針政策,將思政教育目標與醫學人才培養目標有機融合,探索共同發力的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改革路徑。
鄭潔做了題為《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入》的專題分享,從“發掘課程和教學方式中所蘊含的思政資源”和“將思政教育資源有效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兩方面進行講解。并就我校特色課程思政教學方案撰寫要求進行了詳盡介紹,結合一流課程申報及各類教學競賽經驗,分享了課程思政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案例、以及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等方面的做法與要求。
孫俊紅指出,學院一直秉承立德樹人的基本任務,需將課程思政落實到每一門法醫學課程中,對標一流專業建設標準,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切實提高課程建設水平,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涵養學生的思想境界和職業素養。
我校“德醫相融”工作坊活動已舉辦十四期,緊貼學校辦學實際,引導教師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基于思政育人目標推進課程思政集體備課和教學研討向縱深發展,用好教學主渠道,形成協同效應,提升育人實效。
(圖文/劉楠,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