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人民衛生出版社教材《醫學語用學》主編會議在我校中都校區教學辦公樓三層TBL教室召開。教材第一主編、原山西大學副校長李悅娥教授,第二主編、我校護理學院鄭潔教授,副主編、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姚尚滿、教務部醫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楠,編寫秘書、我校外語系教師杜夢琦等參加了會議。來自人民衛生出版社及醫學人文、語言學等領域的多位專家在線上參會。

我校積極響應 “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高度重視醫學人文教育,于2021年創新性開設了“醫學語用學”課程,歷經4年積淀與實踐,于2024年獲批山西省一流課程。為落實《醫學人文關懷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要求,學校積極組織《醫學語用學》教材編寫。作為我國首部系統探討醫學語用學理論與實踐專業教材,該教材聚焦醫患交流中的語言使用規律與語境適應策略,填補醫文交叉聚焦該領域的教材空白,為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提供語言支持與教育路徑參考,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與醫患關系和諧度。
會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焦向英會見了李悅娥。他表示,學校將全力支持教材建設工作。會上,人民衛生出版社西北分社汪信武編審要求主編團隊嚴把教材政治關、質量關、專業關。李悅娥回顧了該課程在我校的開設歷程,并介紹了教材及編寫隊伍的基本情況。鄭潔介紹了教材編寫框架及進度計劃,大家就教材編寫大綱進行了討論。

主編團隊鄭重承諾,將切實提升教材的學術內涵與實踐價值,為推進“新醫科”建設、強化醫學生人文關懷能力提供“山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