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立于2007年,設站單位是基礎醫學院,現有博士后合作導師21人。自設站以來,流動站已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28人,目前在站博士后15人。
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依托生物學一級學科設立。c7c7.app生物學科是我省僅有的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是山西省重點學科,先后獲得山西省優勢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山西省優勢學科攀升計劃的資助,在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綜合評估中獲評優秀等級。學科現有細胞生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理學、出生缺陷與細胞再生、實驗動物與人類疾病動物模型3個山西省重點實驗室,1個食管癌發病機理“1331”工程重點實驗室,有出生缺陷與細胞新生再生、消化系統高發惡性腫瘤防治2個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是山西省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實力最強、科研平臺及科研成果最為豐富、培養醫學人才最多的一級學科。
學科共有教學科研人員203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73人,講師100人。博導18人,碩導90人。147人具有博士學位,81人具有國外工作和學習經歷,同時擁有“杰青”、“優青”各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三晉青年學者3名,333人才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1人,山西省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7人。
學科聚焦山西省高發病和地方病防治研究,在阿爾茨海默病、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干細胞再生修復、神經管畸形出生缺陷、食道癌基因特征和防治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領域內專家的廣泛認可。近5年來,學科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63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優秀青年項目1項,總經費達2489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獎32項,授權專利56項,發表學術論文539篇,其中SCI論文252篇,出版專著和教材70部。
學科擁有較完備的科研條件,目前建成迎澤校區細胞生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都校區基礎醫學研究中心2個科學研究平臺。擁有動物手術與功能學研究平臺、離體器官功能研究平臺、電生理研究平臺、細胞研究平臺、分子生物學實驗平臺、組織形態學和病理學實驗平臺、動物行為學研究平臺、腫瘤樣本資源庫8個主要科研平臺,總面積11000m2以上,設備總值超過10059.8萬元,為科研工作提供充分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