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四月,到處生機勃勃。4月12日,國際教育學院“品晉善晉美,學中國文化”實踐課堂走進忻州古城,57名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赤道幾內亞、坦桑尼亞等國家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了本次研學活動。
沿南城門拾級而上,琉璃碧瓦、飛檐翹角、層樓亭閣、朱欄雕棟,盡顯古樸莊重、秀麗雅致。登上城樓,俯瞰浩瀚千年、藏古涵今的忻州古城,這里蘊藏著1800多年遺留下來的文化底蘊,寫盡了歷史變遷中的滄海桑田。
談歷史,忻州古城可追溯至東漢年間。說文化,忻州古城文化底蘊深厚,以晉北民俗文化、佛教文化、晉商文化為代表的忻州文化源遠流長。署衙廟宇、城門城墻、祠廟旌表、市集商鋪,這里如同晉北地區文化的博物館,承載著忻州歷史發展的脈絡。漫步在一條條承載著時光密碼的街巷上,同學們邊走邊聊,用心記錄,積極討論山西的歷史文化,感受著這座古城獨特的氣質。來自巴基斯坦的吉山同學表示,中國的古建筑美輪美奐,讓人驚嘆。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蘇一方同學看到忻州古城的甕城對隨行老師說:“這簡直就和電影里演的一模一樣”。

同學們紛紛表示,文化底蘊與自然美景兼具的忻州古城給他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后要多走多看,更多地了解山西,了解中國文化。
通過實踐研學,留學生對課本上的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體會,加深了熱愛山西、熱愛中國的情感。
(文/趙鑫榮;圖/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