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王宏偉副校長、黃天蔭副教務長、祁海院長、洪波書記,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受邀參加清華大學醫學院(藥學院)2023屆畢業典禮。首先,我謹代表c7c7.app全體師生醫護員工,對同學們順利完成學業、開啟新的征程,表示衷心的祝賀!
一個多月前,我和宏偉副校長在c7c7.app共同種下了一棵友誼樹,兩校聯合成立了前沿醫學協同創新中心,開啟了探索深度合作的新篇章。清華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學府,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學術殿堂。清華大學醫學院雖然很年輕,但二十幾年來,已經在多個醫學研究領域取得了卓越成果,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群。c7c7.app肇始于1919年,一百多年來,扎根三晉大地、服務人民健康,為國家輸送了以全國首枚“白求恩獎章”獲得者趙雪芳,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楊輝、張穎惠等為代表的15萬余名優秀的醫藥衛生專業人才。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強國、健康中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2020年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醫學院考察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同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出“四個面向”,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高等醫學教育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作為新時代高等醫學教育的主力軍,清華大學醫學院和c7c7.app,都同樣連接著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美好愿景,都同樣承擔著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歷史重任。如何更有力地肩負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光榮使命,是即將離開校園的你們和仍在校園里耕耘的我們所必須思考和回答的現實問題。
老師們,同學們,作為高等醫學院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清華醫學院要更多“頂天”,c7c7.app要更多“立地”。在我們雙方共同探索醫學研究與教育合作新模式為高質量內涵式院:獻鞣⒄固窖靶侶返某跏賈輳璐嘶,我圍繞祁海院長所給的命題,談三點思考,與大家分享。
第一點思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縱觀歷史,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核心是加快科技創新,關鍵是加速成果轉化。既要有從“0”到“1”的突破,立足醫學科技自立自強,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學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加快解決醫藥衛生領域“卡脖子”問題;也要有從“1”到“萬”的應用,立足人民健康需求,加速醫學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實現醫學科學服務人民健康的“頂天立地”。
第二點思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要誰來解決問題?
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都來自于自身的實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根本是培養和造就優秀醫療衛生人才。既要培養不斷拓寬人類知識邊界、建立學術新范式、站在科學之巔、掌握一定國際話語權的拔尖醫學人才;也要培養扎根地方,將自身所學與人民健康需求更好結合的基層應用型醫藥衛生人才,實現醫學人才培養的“頂天立地”。
第三點思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們應該怎么辦?
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讓醫學教育界對“生命”與“健康”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疫情提醒我們,人類健康領域沒有孤島,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既要有“舍我其誰”的中國擔當,為世界貢獻出“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又要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衛生治理,促進健康公平可及。
老師們、同學們,荀子《勸學》中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山西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在這里,摸得見歷史、聞得到硝煙、尋得著根祖。我誠摯邀請大家多到山西走一走、看一看,扎根祖國大地,厚植家國情懷,在三晉沃土施展才華、建功立業。
親愛的同學們!醫學之路,惟其艱巨,所以偉大;醫學之路,惟其艱巨,更顯榮光。今后,無論走到哪里,相信你們必將以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對醫學創新的執著、對人民群眾的大愛,在祖國大地上書寫人生奮斗的華彩篇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