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醫學信息學團隊在SCI-1區期刊Journal of Crohns & Colitis雜志(中科院1區,影響因子10.020分)發表最新研究成果《A compendium of mucosal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novel perspectives o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2021級圖書情報專業研究生常敏靜、2020級基礎醫學院本科生郝佳煒和2019級第二臨床醫學院研究生喬軍為共同第一作者,賀培鳳和于琦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本研究對455例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腸黏膜轉錄組微陣列的測序結果進行分析,在UC患者中發現三種具有特異性基因表達模式的新亞型,其中兩種UC亞型分別以免疫細胞激活和上皮細胞增殖為標志,第三種亞型共享免疫細胞和上皮細胞增殖信號通路的特征(命名為“混合型”)。該結果在100例UC腸黏膜轉錄組高通量的測序結果中得到進一步驗證,而在獨立UC患者隊列中證實了上皮細胞增殖型UC患者對常用生物制劑療法的顯著臨床效果。


醫學信息學團隊,致力于促進醫學與信息學融合,探索大數據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尋求跨學科、多領域合作。近年來,搭建了國內首個多源數據融合、獨創算法模型支持的藥物重定位系統。系統數據涵蓋9種數據類型,來源于14個疾病/藥物相關數據庫,實現了全疾病領域覆蓋。成功實現了乙肝、心律失常、AD和免疫調節等6類疾病的潛在藥物預測。近年來該團隊在學術領域不斷取得佳績,累計發表論文200余篇,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山西省重點研發項目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