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愛平
博士,三級教授,藥物分析教研室
E-mail: zhangap1@163.com
教育經歷
2000年9月—2005年7月 太原理工大學,博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 山西大學,碩士
1983年7月—1987年7月 北京師范大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03年9月—至今 c7c7.app藥學院
1987年7月—2003年8月 c7c7.app基礎醫學院
學術任職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專家;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山西省教育廳教師資格認定專家評委、山西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評委、山西省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委、山西省藥品評審專家、山西省產教融合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和《無機化學》教材主編、人衛《無機化學》第九版副主編、c7c7.app教育研究兼職研究員、《藥物評價研究》編委、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等SCI期刊和《化學研究與應用》等國內等核心期刊的審稿專家。
榮譽獲獎
榮獲2023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21年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21年c7c7.app第十六屆“三育人”先進個人;2021年山西省高校教學名師;2021年負責的無機化學課程獲批山西省高等學校精品共享課程立項認定課程;2019年c7c7.app教學能手;2018年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17屆、2015屆、2008屆c7c7.app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2014年榮獲c7c7.app優秀教師;2000年榮獲c7c7.app中青年教學能手;1999年榮獲c7c7.app第二屆“育人杯”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教學情況
自1987年7月工作以來,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c7c7.app第二屆和第九屆“育人杯”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和三等獎。系統構建基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無機化學教學育人體系和無機化學教學體系,負責的無機化學課程分別獲批山西省高等學校精品共享培育、建設和認定課程。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副主編8部,參編20部。其中2021年當選全國高等學校藥學類專業第九輪規劃教材(國家衛生健康委“十四五”規劃教材)《無機化學(第8版)》副主編,實現藥學院教師入選全國高等學校藥學類規劃教材副主編零的突破。主持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等5項,發表教改論文4篇。指導的本科生成績顯著,獲批山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5項,榮獲優秀本科畢業論文4次和“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及第一屆國際大學生英語詞匯挑戰賽一等獎。同時注重教學和科研的融合,將學科最新前沿知識和科研成果滲透至教學中。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已培養32名研究生,其中指導的2名研究生榮獲國家一等獎學金,多名研究生發表高水平論文多篇。
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納米材料的生物學效應 通過各種修飾,制備多功能納米復合物,采用XRD、XPS、TEM、SEM對其進行多方面表征,構建癌癥的診療一體化納米平臺,研究結果既為臨床癌癥的早期診療一體化應用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又為其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
代表性科研、教改項目
(一)代表性科研項目
1、基于功能化還原氧化石墨烯/SiO2復合物的生物傳感器構建及其在腫瘤診療一體化的應用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1901D111211) 第一負責人
2、不同修飾納米二氧化鈦復合物的生物學效應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011012) 第一負責人
3、金屬離子對中藥分子-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10011048-1) 第一負責人
(二)代表性教改項目
1、多元化教學模式在無機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 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 第一負責人
2、構建基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為導向的無機化學教學育人體系 c7c7.app校級基金(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資助項目 第一負責人
3、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綜合實驗技能為導向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c7c7.app教改項目 第一負責人
4、PBL和LBL雙軌教學模式在無機化學教學中的探索和應用 c7c7.app教改項目 第一負責人
5、利用多媒體建設無機化學雙語網絡課程 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第一負責人
代表性論著
(一)代表性論文
1. Hongyuan Shang a,b,* , Aiping Zhang b,** , Xiaofei Zhang b , Jinwen Du c,** , Ruiping Zhang d,**. Ultralow Ru doping MOF-based sensing probe with interface engineering regulation-triggered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ffde and cystathionine γ-lyase activity. [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25, 426:136978. ( SCI ) (通訊作者)
2. Hongyuan Shang, *ab Xiaofei Zhang, b Aiping Zhang,*b Jinwen Du*c, Ruiping Zhang *d. Engineering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of ternary thermoelectric nano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de[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4, 12:11544-11550.( SCI ) (通訊作者)
3. Hongyuan Shang, Xiao Dong, Xiaofei Zhang, Aiping Zhang,* Jinwen Du*. Electrocatalytic-Induc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the Heterojunction Cu?Ni/Ni(OH)2 for the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J].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2023, 6: 23576-23584( SCI ) (通訊作者)
4. Hongyuan Shang, Xiaofei Zhang, Meili Ding, Aiping Zhang, Cheng Wang. Dual-Mode Paper Bio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Oxidase-Like CoFeMn Nanozymes for Point-of-Care Detection of Glutathione [J].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2023, 6: 8907-8915( SCI ) (通訊作者)
5. Hongyuan Shanga,1,*, Xiaofei Zhanga,1, Meili Dinga, Aiping Zhanga,*, Cheng Wangb,* A smartphone-assisted colorimetric and photothermal probe for glutathione detection based on enhanced oxidase-mimic CoFeCe three-atom nanozyme in food [J]. Food Chemistry, 2023, 423:136296.( SCI ) (通訊作者)
6. Hongyuan Shang *, 1, Xiaofei Zhang 1, Meili Ding, Aiping Zhang**. Dual-mode biosensor platform based on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ual-functional hybrid nanomaterials [J]. Talanta, 2023, 260: 124584 . ( SCI ) (通訊作者)
7、楊麗, 畢小平, 苗蘭蘭, 張愛平*.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藥用無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基礎醫學教育, 2020, 22(12):880-883.
8、楊麗, 張愛平*.基于PBL的翻轉課堂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基礎醫學教育, 2019, 21(7):545-547
(二)代表性論著
1、無機化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第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3.6 副主編
2、理化基本知識及實驗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3.6 副主編
3、無機化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2.8 副主編
4、無機化學(第2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1.7 主編
5、藥學論文寫作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1.2 副主編
6、無機化學(第2版)科學出版社 2017.1 主編
7、無機化學(第1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6.1 主編
8、《現代藥學實驗技術》第一卷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6.8 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