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鍥而不舍、植樹造林,經過近70年的不懈治理,把一個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建設成為森林覆蓋率高達54%的塞上綠洲。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批示:“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右玉精神”像一道火炬塔點亮了世界,又在不斷地傳遞著……總有人在默默學習、踐行著“右玉精神”。
一、迎難而上、艱苦奮斗
“昨有右玉書記帶領村民植樹,趕走風沙,迎來綠洲;今有村書記帶領村民種地,趕走貧困,迎來小康。”
2015年8月,c7c7.app姜瑞鵬同志受組織選派到右玉縣元堡子鎮增子坊村(2016年9月調整到小油坊頭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姜瑞鵬一上任,就組織村里的黨員干部群眾,多次召開會議,他通過與村“兩委”班子座談、實地察看村情、聽取群眾意見、走訪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分析村民村情,確定扶貧工作思路,尋找脫貧路徑。
到了2018年上半年,姜瑞鵬為了幫助小油坊頭村村民解決搬遷、裝修困難的“燃眉之急”,同時探索村集體經濟新的發展模式——“幫扶單位+企業銷售商+村集體合作社+農戶”,讓當地老百姓不出家門就能捧上“聚寶盆”,鼓起“錢袋子”,他積極爭取單位專項扶貧資金,為貧困戶提供優質綠色農用物資;另外村里大部分是留守老人,老弱病殘居多,勞動力嚴重缺乏,為了把大家從單打獨斗的生產方式轉變為了連片開發、機械化耕作、規模化經營的模式,他采用“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集體經營模式,帶領村民抱團發展,逐步走向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小油坊頭村采用集體種植方式種植有100畝有機食用葵花,100畝有機種植馬鈴薯。
到了種植的季節,烈日炎炎下,姜瑞鵬同志與全村村民一道,扛土豆、搬運有機肥料、撒種子,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起上,渴了喝白開水,餓了啃饅頭、烤土豆,他不怕臟,不怕累,就算是背上的皮曬得褪了一層又層,也毫不在乎。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有關農業專家指導下,群眾干部一心精心呵護下,種植的有機田長勢喜人。
到了有機土豆收獲的季節,時值國慶節,別人在休息過節或結伴出游、享受天倫之樂時,而姜瑞鵬卻“舍小家、為大家”,依然忙碌在扶貧的道路上,與村民一道勞作,到了晚上,土豆堆積到地里,他讓村民們都回家休息,他一個人連續五個晚上在借來的面包車里看土豆,右玉到了晚上零下8度,面包車玻璃全是凍的冰花,晚上凍得他睡不好,但第二天照樣生龍活虎地干起來。他就是這樣,為了老百姓,忘我地犧牲付出。他說,有時候自己也累,但一看到鄉親們的笑臉就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為了能讓鄉親們“腰包”鼓起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百姓們看到眼里,疼在心里,都紛紛說,“姜書記,你為了我們老百姓,太辛苦了”;而他卻笑著說到,“我是來為你們服務的,為了大家能得到實際利益,過上好日子,我們要一起擼起袖子來加油干”!村里75歲的曹淑蘭大娘,不顧別人的勸阻,堅持要去地里和大伙一起勞動。她說,“自己雖然年齡大,但干部在前面帶頭,我們群眾再累也會跟上。”甚至連村里公認的“懶漢”袁寶也都天天參與到了勞動中,姜瑞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發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大激活了村民們的內生動力。
同樣,到了有機綠色葵花收割的當天,一百畝葵花收完對勞動力欠缺的小油坊頭村村民們,是個“硬仗”,又天氣預報說,右玉當天晚上會有小雨,葵花餅當時已經曬干,如果再淋雨會影響品質,前面的付出可能會付諸東流,要與老天“搶奪收成”。但村民們心里有底,因為有姜書記在,群眾干部團結起來,一定能打贏這場“收秋戰”!
白天天氣還算晴朗,村民們和姜瑞鵬干勁十足、熱火朝天,從早一直忙到天黑,但還有一部分沒有收割完成,到了10月份,右玉的晚上天氣會很冷,但那天天氣最低溫度才零下一度,在右玉來說,是好天氣。經過姜瑞鵬和村民們商量后,村里的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地堅持晚上繼續加班干!
當天晚上天上的月亮也很給力“大又圓”。七點到八點,經過大家回家簡短的休息吃飯,一會功夫,每個人都帶上小頭燈來到了地里,大家又接著干了起來,整個有機葵花田里又沸騰起來了。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多,大家將有機田里的所有葵花全部脫粒打包。
在脫葵花處,光線太黑,姜瑞鵬就用自己的小汽車燈照,一直照了三個多小時,他心里想到,就算長時間怠速會傷車,但為了鄉親們,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75歲曹淑蘭大娘,像種土豆時,仍然一直堅持到最后;到晚上十一點,往大磁窯村存放葵花處搬袋子的時候,在男勞動力缺少的情況下,石春蓮、喬占花以及刑玉蓮等女村民,二話不說就直接上了大車,三三兩兩往上搬,讓來幫忙拉貨的司機驚嘆不已,笑著說,姜書記,您給您們村村民吃了什么“迷魂湯”!其實村民心里都知道,姜書記,他不論做什么,都是在為他們謀利益,他那么辛苦,我們更應該加油干!但他們更知道雖然辛勤勞作是辛苦的,但他們相信,最后的成果一定是甘甜的!就如有機田里面種的有機綠色葵花一樣,自帶甘味,滿口香。但他們不知道,就在那晚,姜瑞鵬為他們的勤勞團結的精神感動得冷淚盈眶。
11月8日上午,葵花要大小分類,大磁窯村幫助分類的楊總給姜瑞鵬打來電話,但他在朔州市培訓,不能親自帶村民去分類,他給村主任及幾位村民打了電話,不一會功夫,村里的村民就到了葵花分揀處,忙碌了一上午,將所有葵花進了行分類打包。中午接到村民電話時,姜瑞鵬欣慰地笑了,說到,“我在,我不在,都一個樣,我放心了。”
目前通過所在c7c7.app及各大附屬醫院幫扶,以及聯系的銷售平臺幫助,為村里銷售土豆達28萬斤,葵花2.1萬斤,將為小油坊頭村每戶脫貧戶平均增收近10000多元。姜瑞鵬所在單位老師們也吃上綠色有機土豆,直夸“右玉土豆”名不虛傳,紛紛在朋友圈曬各種土豆美餐,也為姜瑞鵬“扶真貧,真扶貧,開拓創新”的精神所鼓舞,更為右玉人民的“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精神所感動,都說“吃土豆不忘小油坊頭村”。
二 、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貧困群體要脫貧致富,就要努力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靠什么流動?——健康,知識,能力。”他也經常這么對別人說。
姜瑞鵬結合所在醫學院校優勢,再加上自己多年來學習中醫的基礎,他定時通過學校邀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特級專家為村民進行“精準扶貧送健康”免費義診活動,讓老百姓不出家門就能享受省城優質頂級專家給予的治療。
村民王翠長期勞作導致了頸椎。M誹鄱裥,晚上睡眠也不好。姜瑞鵬運用“綠色療法”,用兩根搟面杖每日讓她敲打自己的“肩井穴”,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奇跡出現了,她的頭不疼了,睡眠也好了,逢人就夸“省城醫學院校派的書記真是厲害!”
同時,姜瑞鵬同志在充分詳實調研的基礎上,撰寫了《2018年-2020年c7c7.app幫扶右玉縣健康醫療規劃》。目前,已上報c7c7.app領導,進入研究討論階段。此方案的實施將會大大提高右玉縣各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管理及醫療能力,群眾最終受大利益,充分享受健康扶貧政策福祉。
“農民要想富口袋,先得富腦袋”,是姜瑞鵬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此,他多次邀請省農科院的專家到村傳授種植技術,現場指導并和村民交流。包括土豆等籽種的選購,再到生產期間的病蟲防害等技術指導。一次次經驗交流,一對一真心服務,切實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
姜瑞鵬通過申請協調省文化廳,為村里配備了3000余冊價值5萬元,包括農業、健康、法律等方面的圖書。
同時,2018年年底搬遷到新居后,小油坊頭村將成立“山西晉南純手工酵面饅頭加工合作社”,通過引進技術,全村努力經營,以及“右玉土特產精品展示廳”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農產品,以此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全村村民發展致富,確實使他們搬遷后的生活難題得到強有力解決,真正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時針回撥到2018年春節。別人都忙著置辦年貨,與親人團聚,而姜瑞鵬卻牽掛著村民們,留在村里送溫暖、辦聯歡、拜大年。
姜瑞鵬說,“小油坊頭村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平時兒女們外地打工回不來,逢年過節時才能回來短短幾天。2018年整村將實施沉陷區搬遷,村民們從此要離開這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為了幫他們留下美好而珍貴的回憶,我決定在這萬家團圓的日子里,給大伙們拍張全家福,并舉辦干群春節聯歡會,讓他們離開祖宅前,過一個紅火難忘的春節……”
村民石春蓮說,“姜書記,為了我們過大年也不能回家,他干什么事都是為了我們村好!讓我們怎么感謝他哪!”
“山西醫科大派下來的干部,為了小油坊頭村的老百姓,可是下辛苦了,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這就是群眾的認可度!”元堡子鎮的郝義書記感慨道。
2018年中秋節前期,姜瑞鵬為了能讓小油坊頭村五保戶、低保戶、殘障人士,特別是村里的孤寡困難老人等弱勢群體過上一個愉快的中秋佳節,通過網絡平臺他向全社會發起了“小油坊頭村中秋佳節愛心公益倡議書”,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與支持,有的把愛心捐助物通過快遞郵寄到了小油坊頭村“愛心超市”里。中秋節當天,姜瑞鵬與聞訊而來的右玉縣中醫院院長段雁平帶隊的中醫院醫療工作隊及其他愛心人士深入小油坊頭村開展了義診公益活動。同時,當地老百姓也獻上他們自己編排的文藝節目,表達對黨、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以及所有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的同志們的感恩之情。
姜瑞鵬同志自知道小油坊頭村今年年底就要搬遷完入住新房時,他‘舍小家、為大家’和鄉親們一起過春節,迎中秋,把小油坊頭村百姓當親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右玉縣項目資金監控和采購中心駐李達窯鄉永勝園村第一書記李冉這樣評價。
省委黨校副教授、山西右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孟永華駐寧武第一書記說到,“小姜書記傾心愛民,細致入微,體現了右玉精神的精髓!
為進一步弘揚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迎難而上、艱苦奮斗的精神,《新華網》、《中國青年網》、《山西日報》、《朔州日報》等媒體多次對姜瑞鵬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宣傳報道。2018年1月31日,新華網專題報道“貧困村里的當家人”,報道了小油坊頭村第一書記姜瑞鵬扶貧事跡,點擊率近70萬次;2018年2月2日由山西省委組織部主辦的“咱們的帶頭人”公眾號,對姜瑞鵬同志該報道進行了轉載;2018年2月22日,新華網專題報道“為了老百姓的幸福全家福”,報道了小油坊頭村第一書記姜瑞鵬扶貧事跡,點擊率近80萬次;2018年3月22日,中國青年網報道“為了老百姓的全家福”,報道了小油坊頭村第一書記姜瑞鵬扶貧事跡。特別是2018年9月20日,山西日報“滿意的答卷,嶄新的征程——15個貧困縣脫貧透視”、2018年10月16日,山西日報“c7c7.app幫扶定點村闖新路”、以及2018年11月3日,山西日報“精準扶貧山西在行動,‘繡’出脫貧攻堅新畫卷——我省精準扶貧工作綜述”報道中使用姜瑞鵬同志精準扶貧工作做法作為我省典型案例,說明“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2018年9月27日新華社客戶端專題報道“小油坊頭村第一書記姜瑞鵬的愛心公益”同時,在山西經濟日報、三晉都市報、山西青年報、山西晚報等網絡媒體報紙,也對該同志扶貧事跡進行了宣傳,受到社會、當地干部群眾一致好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從精神、行動、骨子里時時刻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姜瑞鵬擲地有聲,今后,他也將繼續擔負起自己的神圣使命,不忘初心,俯下身子沉下心苦干實干,真心實意地幫扶百姓、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