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紀委機關、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的部署,2月9日上午,我校在中都校區召開校級領導班子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本次專題民主生活會以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團結帶領黨員干部群眾以奮發有為的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主題,緊密聯系校領導班子工作,結合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入查擺存在問題,開展嚴肅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刻剖析問題根源,提出針對性整改措施。省委教育工委2022年度民主生活會第四督導組成員、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賀茂義同志到會指導督導。全體黨委常委參加會議,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會議由校黨委書記王軍主持。

校黨委對開好民主生活會高度重視,嚴格按照晉教工委組[2022]163號文件精神,認真制定民主生活會方案,扎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黨委常委深入開展了集體專題學習和個人自學,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談心談話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征求了全校師生的意見建議。在全面查擺問題、深入剖析反思的基礎上,王軍同志主持起草了班子對照檢查材料,對每位黨委常委的個人發言提綱進行了逐一審核,報經省紀委監委和省委教育工委審閱后,認真修改,為開好民主生活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上,王軍代表學校領導班子通報了2021年度民主生活會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匯報了民主生活會準備情況,并代表校領導班子作對照檢查。班子成員依次作對照檢查和自我批評,其他班子成員逐一提出批評意見。大家緊扣主題,堅持問題導向,對照“六個帶頭”要求,堅持“三個擺進去”,深刻查擺檢視,深挖問題根源,明確整改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本著對黨負責、對事業負責、對同志負責的態度,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敞開心扉,進行黨性分析,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賀茂義在點評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民主生活會的成效。他指出,本次民主生活會準備充分,批評和自我批評到位,對每名同志都是一次觸及思想、深入靈魂的黨性錘煉,質量比較高。他表示,會前準備認真有序,會議主題貫穿始終;查擺問題態度端正,對照檢查切合實際;自我批評深入深刻,相互批評坦誠嚴肅;努力方向明確具體,整改措施務實管用。就校級領導班子建設,他提出四點意見。一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要落實好省委修訂印發的《關于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在抵御風險挑戰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推動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機制。二要堅定信心謀發展。要搶抓實施高等教育“百億工程”機遇,深化與C9聯盟高校的交流合作,加快提升人才吸引力,加強優勢學科建設,著力建設國家“雙一流”及A類學科,有效提升創新體系效能,形成大科學平臺和人才政策的“雙磁吸效應”,培養更多的醫學大師。三要以上率下抓整改。要針對會前征求意見、談心談話和會上開展批評情況,列出整改清單,完善整改措施,領題攻堅抓整改,結果導向抓整改,拓寬視野抓整改,通過實際行動讓全校干部群眾看到整改成效。四要從嚴從實抓黨建。要帶頭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任何時候要做到黨建與教育教學科研的深度融合,堅持干部、教師、職工、學生、校園“五位一體”推進“清廉學校”建設,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王軍代表校領導班子進行了表態發言。他表示,班子和班子成員要繼續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續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努力把整改成效體現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上,體現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上,確保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在學校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一要帶頭提高政治能力,將“兩個維護”貫穿始終。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把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用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詮釋對黨絕對忠誠。二要帶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將“兩個責任”貫穿始終。要充分發揮校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認真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職責,推動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貫通聯動、一體落實,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永遠吹響沖鋒號,努力成為堪當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的好黨員、好干部、好班子。三要帶頭做細“后半篇文章”,將“問題整改”貫穿始終。要發揮好“頭雁”作用,切實扛起整改責任,以上率下抓整改,對查擺出來的問題對賬銷號、立行立改,努力使“問題清單”變成“成效清單”;要聚焦學校高質量發展實際,對照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深入貫徹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落實力和執行力,切實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文/楊昆;圖/路云、王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