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
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其前身可追溯至 1951年,時為山西大學醫學院成立的公共衛生學科,就此開啟了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探索之旅。1953年,山西醫學院獨立建校,衛生系正式成立,成為學院發展的重要里程碑。1955年,教育部和衛生部做出戰略部署,將江蘇醫學院、山東醫學院、浙江醫學院的衛生系調整至山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的衛生系,至此,學院成為當時全國高校保留的六所衛生系之一,匯聚多方力量,奠定堅實根基。1996年,更名為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2022年入選國家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單位,在新的歷史機遇下,邁向更高的發展臺階。 學院始終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核心驅動力。現有教職工 116人,其中專任教師96人,實驗系列13人,行政管理和輔導員7人,形成了教學、科研、管理相輔相成的良好格局。教師隊伍中,教授24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2人。此外,學院擁有國家級青年人才專項計劃2人、四大慢病國家重大專項青年人才1名,三晉英才教學領軍人才1名。牛僑入選2018年度“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張紅梅、閻小艷、馮永亮、羅艷紅、胡曉琴、丁玲入選2018年度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省級教學名師9名,省級青年創新研究團隊1個,博士生導師39名(校外兼職導師18名),碩士生導師109名(校外兼職導師75名)。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1141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934人,博士研究生88人,在職MPH學員28人,構建起“以預防醫學為主,相關專業協調發展”的多專業、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公共衛生人才。 在專業與課程建設方面,學院擁有預防醫學與衛生檢驗與檢疫學兩個特色專業,包含了勞動衛生學、環境衛生學、兒少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毒理學、衛生檢驗學、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流行病學9個教研室和1個教學實驗中心。預防醫學專業2004年被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2008年榮獲“國家特色專業”稱號,2016 年成為“山西省高等學校優勢建設專業”,2019年同時獲批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山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于2020年獲批“山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成功入選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學院現有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首批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范課程,12門省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同時,學院擁有8個研究生培養基地和33個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為山西省研究生教學精品課程。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與環境衛生學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團隊。 學科建設是學院發展的基石,1981年,勞動衛生學、環境衛生學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學科。2000年,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學科獲得國家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成為國家首批公共衛生碩士學位(MPH)試點單位,2007年建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1年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該一級學科被評為山西省重點學科。至此,學院形成了從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科實力不斷提升。 科研平臺是學院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支撐,學院作為中國誘變劑學會環境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山西省營養學會、山西省環境誘變劑學會的掛靠單位,以及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課程教學基地,在學術交流和行業引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6年,學院獲批環境健康損害山西省重點實驗室,2018年獲批重大疾病風險評估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同年與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作創建c7c7.app預防醫學科學院,2020年成為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診治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成員單位,成立c7c7.app“反向病原學”協同創新中心,由中國工程院徐建國院士擔任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2021年獲批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人體生物監測項目重點實驗室”,2023年獲批煤炭環境致病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4年獲批反向病原學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創建7個校級科研平臺,包括黃河流域生態公共衛生安全研究中心、環境污染與重大慢病流行病學研究中心、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中心、早期兒童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農村健康與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營養與食品科學研究所,以及環境暴露血管疾病研究所。這些科研平臺的建立,為學院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也為解決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積極投身公共衛生教育研究和社會服務。承擔了中國工程院2016年重大咨詢項目“我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參與了中國工程院2022年重大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公共衛生教育培訓和科技創新”,多項建議已在國內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實踐中實施。在社會服務領域,學院多名教師參與省市衛生健康戰略規劃制定、山西省衛生應急管理咨詢和疫情防控研判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專業的支持。有關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作為提案提交山西省政協和全國政協會議,體現了學院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社會責任感。衛生統計學教師長期擔任國家新藥審評專家,主筆發布臨床試驗統計技術指南,為規范新藥臨床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學院2名教師入選首批國家科普專家庫,1名教師作為山西省科普電視欄目《舌尖上的安全》的常駐嘉賓,被評為全國食藥科普十大新聞人物,在科普領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黃河流域生態公共衛生安全中心獲批山西省新型智庫,為區域生態公共衛生安全提供了智力支持。 學院生源遍布全國十余?。⒁芽頰惺蘸M飭粞雷ㄒ低?,還招收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等專業學生,為公共衛生在整個醫學領域的普及和深化做出了努力。學院與美國、新西蘭、日本、意大利等國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擔任國際雜志編委,不斷提高學科的國際影響力。 七十余載風雨兼程,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在公共衛生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發展壯大,形成了“以預防醫學為主,相關專業協調發展的多專業、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秉承“厚德博學、協作創新”的院訓,對標一流,凝心聚力,正朝著建設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全國一流研究應用型醫科大學的目標奮勇前進。 (更新日期:2025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