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首例頸椎“零切跡”3D打印自穩型人工椎體技術在我校第二醫院成功開展,為廣大頸椎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治療選擇。

張女士,50歲,因反復出現頸肩部酸痛及右手麻木、無力癥狀持續1年,前往我校第二醫院骨科就診。入院后,經過相關輔助檢查,頸椎MRI和CT顯示:張女士頸椎4/5、5/6椎間盤突出,伴鈣化壓迫硬膜囊,并且存在相應節段的椎管狹窄。趙斌教授帶領骨顯微脊柱外科趙軼波副主任醫師團隊深入分析患者病情并研討后,決定為張女士實施微創手術治療。為了有效降低內植物沉降、移位及術后吞咽困難等并發癥,并縮短手術時間,團隊選擇了顯微鏡輔助下的頸椎前路“零切跡”自穩型人工椎體技術,并為其量身定制了個性化的診療方案。隨著手術順利完成,張女士精神狀態良好,頸肩部酸痛及右手麻木、無力癥狀較術前明顯緩解,術后第三天便順利出院。

據趙軼波介紹,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一種重要類型,存在四肢麻木無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頸前路椎體次全切減壓融合術(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已廣泛用于治療脊髓型頸椎。俅擦菩Э隙,但是存在內植物沉降、移位等并發癥。此次手術中采用的自穩型“零切跡”3D打印人工椎體是在3D打印人工椎體基礎上進行改良,自帶螺釘固定假體,無需額外使用頸前路鈦板,避免了假體和食管接觸,減少了手術對食管的刺激及吞咽困難等并發癥,真正實現了“零切跡”。且人工椎體釘道設計35°夾角,無應力遮擋,生物力學穩定性好,術后允許早期頸椎功能鍛煉并維持了頸椎前曲角度。

此次我校第二醫院顯微脊柱外科團隊成功開展的山西省首例頸椎“零切跡”3D打印自穩型人工椎體技術,標志著山西省在頸椎病治療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更為廣大頸椎病患者帶來了福音。第二醫院顯微脊柱外科團隊在未來的工作中,將繼續秉持創新、務實的精神,努力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圖文/趙軼波)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