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精神障礙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劉莎教授團隊連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于中國科學院1區《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及中國科學院2區《Schizophrenia(原NPJ Schizophrenia)》和《Nitric Oxide》等雜志,深入探索了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H2S)以及環狀RNA(circRNA)在精神分裂癥中的作用以及分子機制,為精神分裂癥的精準化診療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H?S作為一種氣體信號分子,可作為神經保護劑在多種神經精神疾病中發揮調節作用,然而其在精神分裂癥中的作用目前還未完全揭示。劉莎教授團隊從人群、細胞以及動物水平,系統探索了H?S對精神分裂癥的調節作用及分子機制。
人群水平:通過三個人群隊列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漿中H?S水平顯著降低,且具有作為疾病診斷標志物的潛力。
細胞水平:在SH-SY5Y細胞中,H?S能夠緩解MK801誘導的細胞活力下降以及細胞形態的損傷;轉錄組高通量測序發現H?S調節的基因在凋亡通路富集;流式細胞的結果表明H?S抑制MK801誘導的凋亡水平的升高。
動物水平:H?S在精神分裂癥模型大鼠的血漿以及海馬組織中的水平均降低;H?S能夠緩解精神分裂癥模型大鼠的精神分裂癥樣行為異常,挽救海馬組織中神經元的損傷以及凋亡水平的升高,并增加凋亡相關蛋白的硫巰基化水平。
劉莎教授團隊還以早發型精神分裂癥為研究對象,關注差異表達的circRNA,篩選并構建了一條特異表達的circRNA-miRNA-mRNA軸,探索了該分子軸對神經發育過程的調控作用及疾病診斷價值。
首先在早發型精神分裂外周血芯片的表達譜篩查中篩選差異表達的circRNA以及miRNA,經過擴大樣本驗證、結構驗證、互作預測及驗證等得到一條特異表達的多分子軸hsa-circ-CORO1C-hsa-miR-708-3p-JARID2+LNPEP。進一步的功能學研究發現hsa-miR-708-3p的過表達導致了斑馬魚胚胎的顱腦畸形、神經元軸突生長受損,而JARID2和LNPEP則促進神經元分化和突觸形成。這兩項研究分別從H2S和環狀RNA等小分子調控的角度,深入探討了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不僅拓展了對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的理解,也為未來的精準化診療和研發潛在治療靶點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杜鑫哲)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