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山醫,一個漫長冬天,消失在一夜之間,陽光里浮動著春天氣息,真正美麗的事物,即將綻放在我們所站立的地方,為“中國夢”奮斗,為山醫夢拼搏,每位山醫人在所不辭,2017年4月14日,在慎思B103的教室中,2015級第一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5+3)系同學開展了一次關于“中國夢”的探討。
本次活動旨在讓同學們以課堂活動的形式學習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精神實質的“中國夢”,進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夢”。

本次課堂活動緊緊圍繞“中國夢”展開,在兩個課時的時間內全系同學從不同的角度、以多種形式、從多個層次談了對“中國夢”的認識和理解。
活動中由一名同學以演講及串講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既代替了主持人又使得整個節目顯得連貫而又有層次感。首先這名同學從歷史講起,銜接上一次課堂上老師對于“中國夢”歷史的講述,引發了關于“中國夢”是如何提出的以及什么是“中國夢”的思考。在向同學們解釋了“中國夢”的含義后,該同學闡述了讀懂“中國夢”便能讀懂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讀懂中共十八大、讀懂中國未來走向的觀點;闡述了“中國夢”,體現著家國情懷、傳承著中國文化,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偉大夢想。接著該同學從經濟、科技、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說明了“中國夢”的精神實質是國家富強;從講道德、重誠信、提高國民素質和國民心態等方面說明了“中國夢”的精神實質是民族振興;從政府做出的改革以及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小事小夢說明了“中國夢”的精神實質是人民幸福。該環節可以讓每一個同學牢記“中國夢”的實質精神并理解了“中國夢”的提出以及內涵。

緊接著,由該同學過渡引出朗誦——《我的中國夢》,該節目由本系16名同學組成,旨在用詩歌朗誦的方式回顧祖國的古代、近代、現代的崢嶸歲月,讓同學們以另一種方式感受“中國夢”步步形成的歷史足跡,同時在詩歌的最后一部分朗誦的同學們發出對祖國美好獻自己微弱力量的強烈愿望,引起全場同學共鳴,一起感受“這是我的夢,這也是我的夢,這是我們的中國夢!”該環節可以讓同學們回顧歷史思考“中國夢”。
在同學們的共鳴中開始了趣味問答環節,該環節有一些小獎品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大家能更加活躍積極的參與進來,使課堂在不失教學目的的情況下變得輕松有趣。該環節旨在以選擇題的形式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關于“中國夢”的基礎知識,以問答題的形式來暢談同學們對于一些現實問題以及“醫學中國夢”等與醫學生及大學生的看法來反映同學們對“中國夢”的理解程度以及不同理解方式。該環節可以讓同學們立足現實思考“中國夢”。
接下來是播放一個同學們自己剪輯的視頻。這個視頻大概有10分鐘左右,是關于中國現在狀況的視頻。視頻內含有很多方面的內容,一個方面大概10到30秒左右,從農業到工業,從鄉村到城市,從海洋到太空。該環節詳細地展現了中國各個方面的景象,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旨在使同學們對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在各個方面取得的偉大成績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該環節使同學們認識到,我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每一個中華兒女一直在行動著。

隨后,繼續由開場的同學做關于醫學與“中國夢”的總結性演講,講述了醫學泰斗吳孟超、婦產科教授葉惠芳、頜面創傷修復的奠基人周繼林的仁心仁術,對同學們做出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的呼吁。最后,該同學在全系面前發出振奮人心的一問“中國夢,誰來完成?”而同學們在大聲喊出“我們!”的同時不僅理解了“中國夢”,而且將肩負起實現“中國夢”的責任。
活動結束后,主講教師蘇果云老師進行了精彩點評,也使同學們更加堅定了執著追夢的信心。大家紛紛表示要有爭做佼佼者和榜樣的覺悟和驕傲,走出一系,走出山醫,以中國醫者的身份現在國際舞臺,讓世界見識中國醫者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