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彤,二級教授,現任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統計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衛生信息學會統計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生物統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研究方向為高維數據分析與因果推斷統計方法及其應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統計局重點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醫學統計學》負責人,榮獲第五屆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山西省高校教學成果特等獎等。

牛僑,教授,博導,c7c7.app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團隊成員:聶繼盛教授、路小婷副教授、王林平副教授、宋靜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學物的神經毒性,現有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焦于鋁的神經毒性和多環芳烴的神經毒性。擬招收博士后專業方向:鋁的神經毒性、多環芳烴的神經毒性。

李青山,教授,博導,長期從事天然來源活性先導物的發現及其全合成與基于作用機制的結構優化,提出了抑制慢性炎性反應防治重大疾病的新策略,獲得了一批全新結構候選藥物。主持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863”計劃、創新藥物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5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17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150余篇,授權國際發明專利3項,國家發明專利40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共9項,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王素萍,教授,博導。山西省重點學科及博士授權學科—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主要為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環境與健康分子流行病學、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研究團隊實力較為雄厚、方向穩定,主持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完成科技部“惠民計劃”和多項省部級課題,2項國自然及2項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在研。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70余篇。培養博碩士研究生110余名。

張志紅,教授,博導,主要從事大氣和水體污染物的健康效應研究,氣候變化與大氣污染的健康效應研究。目前指導在讀博、碩士研究生7名。中國毒理學會表觀遺傳學分委員常委(籌)、中國毒理學會呼吸毒理分委員委員,山西省優生科學協會副會長,山西省優生科學協會環境與社會優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西省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呼吸分會常務理事,山西省環境誘變劑學會常務理事。獲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省級項目9項。2009年山西省高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013年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

張巖波,二級教授,現任c7c7.app副校長,重大疾病風險評估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統計分會常務委員,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醫學統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臨床科研統計分會副會長等。研究方向為量化研究與健康測量評價,及重大慢病臨床隊列與風險評估。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榮獲山西省教學名師、“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計劃、山西省科技進步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

王金桃教授及其帶領的團隊,以慢性病流行病學為穩定的科研方向,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重點專項等科研項目,將流行病學和組學研究有機結合,在宮頸癌病因和發病機制研究中取得了明顯成就,多年的科研積淀在國際相關領域占居重要地位。現擬招收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具有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能的有志之士加入團隊。我們將提供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科研環境、儀器設備和必要的資金,指導申報國際級科研項目。

仇麗霞,教授,博導,長期從事傳染病時空統計、藥物處方優化、貝葉斯網絡推理、健康危險因素評價、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山西省重點研發項目1項、山西省教育廳重點開發項目1項;發表SCI及國家級文章近百余篇;擔任規劃教材主編、副主編各1部,主持《醫學統計學》研究生教育精品課程 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擔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真實世界專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藥學會臨床藥學專委會副主委,山西省醫師協會藥物臨床試驗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余紅梅,教授,博導,The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和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訪問學者。兼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大數據學會醫學統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中國衛生統計雜志審稿人。主持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主要研究興趣為隊列研究統計方法與醫學應用。

雷立?。淌?,博導,c7c7.app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傷害預防與控制專科委員會常委委員,國家醫學考試中心試題開發專家委員會成員,山西省科技廳專家,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理事,山西省優生科學協會環境與社會優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向環境流行病學與慢性病流行病學,近五年主持科研課題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科技部科技惠民計劃項目1項。發表科研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10余篇,培養研究生近20名,研究成果曾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流行病學和慢性病流行病學。

仇玉蘭,教授、碩導、公共衛生學院毒理教研室主任。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衛生毒理專業,曾在本校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訪學。主要從事氯乙烯表觀遺傳致癌機制以及砷、氟的神經毒性研究。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博士后基金1項,省級基金3項。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Chemosphere、Int J Hyg Environ Health等雜志發表論文60余篇。

張勤麗,教授,博導,中國毒理學會神經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生化與分子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金屬的神經毒性和納米的神經毒性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教育部及省部級基金項目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省級科技獎勵5項、中華醫學會獎勵2項;參編國家規劃教材2部.以環境健康損害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平臺,以斑馬魚為模式動物進行神經毒性和納米毒性研究。

贠克明,法醫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司法鑒定中心主任,“1331”工程省重點實驗室、省高等學校優勢專業、省高校優秀創新團隊、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帶頭人,中國法醫學會、刑科協會毒物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高校拔尖創新人才。主要從事法醫毒理學、法醫毒物分析教學、科研和檢案,擅長于疑難中毒案件的法醫學鑒定。科研方向為法醫毒物動力學。主持完成國家級科技項目6項,發表科研論文178篇,國際、國內會議論文或摘要167篇,主編專著1部。副主編/參編教材和專著13部,完成國家標準10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8項,獲省科技獎二等獎4項。

程景民,教授,博導,c7c7.app管理學院院長,山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山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山西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注冊營養師(RD)。團隊研究方向:健康服務與管理(老年健康服務,食品藥品安全、營養健康管理、循證健康管理,應急管理、中醫藥健康、社區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行為決策與健康管理)

段志光,二級教授,博導,現任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兼任山西省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委員、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常務委員及社會與人文教育學組組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醫學與哲學》雜志副主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雜志副主編。主持中國工程院重大研究咨詢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在SCI、SSCI和CSSCI收錄期刊等發表論文180余篇,出版專著2部,主編、副主編、參編教材、著作10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10余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

鄭金平,教授,博導,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長治醫學院副院長,兼長治醫學院老年健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長治醫學院健康大數據中心主任。任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毒理學分會常委、中國毒理學會毒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環境誘變劑學會副理事長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在SCI收錄國際期刊與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獲得專利2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山西省高??萍冀揭壞冉?,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二等獎。編寫教材和著作16部。培養研究生九十余名,山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科研團隊多年致力于多環芳烴、環境細顆粒物的毒理學研究工作,團隊實驗室建設有c7c7.app第一個細胞能量代謝檢測平臺,同時還擁有動物行為學研究、動物氣溶膠染毒和大氣顆粒物毒性研究平臺。

蘇學峰,主任醫師,現任臨汾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c7c7.app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臨汾市第二屆市委聯系高級專家。研究方向為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研究計劃有整合醫聯體內的資源,構建協同高效的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連續的健康服務,助力實現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機制。主持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科研項目1項,臨汾市科技局軟科學項目1項。在國家級、省級各級醫學刊物上發表文章10余篇。曾榮獲臨汾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太原鐵路分局頒布的技術創新三等獎。

閻小艷,博士,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山西省青年科技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青年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環境應激與健康損害專委會委員。曾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醫學院訪問學者。回國后擔任《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Biol Trace Elem Res》、《Chemosphere》和《Fluoride》雜志的審稿人。閻小艷教授承擔國家級項目四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中國博士后基金一項;承擔省級項目五項包括:山西省歸國留學項目兩項,山西省軟科學項目一項,山西省優秀青年基金一項,山西省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一項;發表學術論文 46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22篇(SCI收錄),非第一作者學術論文24篇(SCI收錄);獲發明專利一項。

李霓,研究員,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全國癌癥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負責人。主持課題18項,其中國家級課題4項,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項目負責人)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Molecular Cancer、GUT、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等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2篇。中國抗癌協會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專委會常委、秘書長。研究團隊擁有成員結構合理、專業配備齊全的科研隊伍,由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循證醫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醫學細胞生物學等多名研究人員組成。硏究涉及多學科領域,以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流行病學研究、腫瘤防控大數據分析挖掘為主要研究方向。擬招收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員。郵箱:nli@cicams.ac.cn,工作電話 :010-87788662。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