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宏明,主任醫師,教授,博導,國家特貼專家,山西名醫,省政協委員。從事神經外科臨床、科研、教學及管理30多年,始終對本專業的國際、國內發展水平及動態有著深入的最前沿認識,始終引領山西神經外科的發展。精于神經系統疾病全面的現代影像學診斷和神經重癥及疑難危重神外疾病的處理,擅長顱底、脊髓脊柱和功能神外手術,尤其對復雜高危手術有自已獨特的風格。

李榮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衛生計生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首屆山西名醫,首屆山西高端領軍人才,現任山西省人民醫院院長、腎內科主任、山西省腎臟病研究所所長、山西省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山西省醫院協會血液凈化分會主任委員、山西省血液凈化質控部原主任現名譽主任、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分會常委、中國研究性醫院學會血液凈化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凈化中心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20余項。近年來在等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科研論文近300余篇,其中SCI文章40余篇。出版教學、科研及臨床專著16部。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其中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目前已培養畢業博士、碩士研究生130名,所帶領的腎病科團隊成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山西“136”興醫工程領軍臨床專科,山西省重點學科。

李偉榮,博士,美國邁阿密大學訪問學者,主任醫師,c7c7.app及太原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c7c7.app博士后合作導師,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卒中學會青年理事,中國卒中學會重癥腦血管病分會常委,山西省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副會長,太原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臨床高端領軍人才。從事神經病學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27年,主要研究方向為腦血管疾病及神經系統感染與免疫相關性疾病。發表相關文章40余篇, SCI文章7篇,主編著作3部,參編著作3部。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山西省自然基金及山西省重點研發項目等10余項。

李新華,博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太原市中心醫院院長、“免疫性皮膚病干細胞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在研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20余篇,先后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主要研究方向:銀屑病的發病機理與治療。

劉師偉,女,1976年生,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山西白求恩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太原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內分泌代謝中心主任,山西名醫,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第九屆山西省十佳中青年優秀科技工作者。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山西省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醫師協會內分泌醫師分會副會長,山西省免疫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山西省女醫師協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山西省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山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山西省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等多項重點項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發表胰島素抵抗與糖尿病領域基礎及臨床相關SCI及國家級論文50余篇,主編著作《專家細說糖尿病系列》叢書之《漫話糖尿病》、《糖尿病生活百科》于科學出版社出版,獲批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擅長內分泌代謝常見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甲狀腺相關疾?。侵適杷桑固逕鏨舷偌膊。約澳詵置諞贍閻刂⒑蛻偌膊〉惱鎦巍?/span>

孟延鋒,影像學博士,c7c7.app附屬太原中心醫院磁共振室主任。影像醫學博士后合作導師,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磁共振影像診斷,磁共振介入、分子影像、納米新材料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曾留美6年,任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放射科講師。2014年回國,入選山西省引進海外高層次專家,山西省委聯系和服務的高級專家,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拔尖骨干人才等。累計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收錄17篇,參編學術專著3部,先后在重要的國際會議作報告13次。現任3個SCI雜志審稿人,10余個國際國內醫學協會委員,獲5項國際學術獎勵。主持在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山西省衛生健康委科研項目2項,曾參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

楊曉麗,女,漢族,1975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太原市中心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美國杰佛遜大學醫院高級訪問學者,山西省巾幗英雄建功標兵。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級課題10余項,獲得華夏醫學科技獎1項,山西省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SCI 20余篇。

趙彬,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c7c7.app口腔醫(學)院院長,口腔疾病防治與新材料省級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省級臨床研究中心負責人。兼任山西省口腔醫學會修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9 項,經費 400 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 98 篇,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

周蕓,博士,博導,主任醫師,教授,山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衛健委臨床高端領軍人才。中國康復醫學會腎臟病康復專委會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液凈化專委會常委,山西省腎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山西省醫學會腎臟病分會常委兼秘書長,136興醫工程腎臟病領軍專科后備學科帶頭人。近年來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項,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發表論文30余篇。研究方向:慢性腎臟病基礎與臨床。

王彤,二級教授,現任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統計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衛生信息學會統計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生物統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研究方向為高維數據分析與因果推斷統計方法及其應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統計局重點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醫學統計學》負責人,榮獲第五屆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山西省高校教學成果特等獎等。

張巖波,二級教授,現任c7c7.app副校長,重大疾病風險評估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統計分會常務委員,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醫學統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臨床科研統計分會副會長等。研究方向為量化研究與健康測量評價,及重大慢病臨床隊列與風險評估。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榮獲山西省教學名師、“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計劃、山西省科技進步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

喬曉紅,男,漢族,1965年11月出生,骨科主任醫師,博士學位,碩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呂梁市人民醫院院長。與太原理工大合作主持《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有限元分析研究》1項,申報《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臨床科研專項資助課題基金項目》1項,獨立主持完成省級項目3項。共招收研究生5名,指導完成研究生畢業4名。

郜原,教授,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c7c7.app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院長,視覺科學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眼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視覺損傷與再生修復重點實驗室PI;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計劃青年項目首席,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免疫學組委員,中國藥理學會抗炎免疫藥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重慶市醫學會眼科學專委會眼免疫(葡萄膜炎)學組副組長、眼科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等10余項。多次應邀在美國視覺和眼科學研究學會、國際視覺科學研究協會、全國眼科學學術大會、中國眼科學和視覺科學研究大會做專題發言和大會發言。獲得美國視覺和眼科學研究學會新銳研究獎、亞太區視覺科學研究最具轉化潛力獎、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生物技術青年人才優秀團隊獎等。

劉先勝,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目前擔任山西白求恩醫院醫療副院長,山西省醫師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候任主任委員),湖北省醫學會呼吸病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肺栓塞與肺血管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哮喘與變態反應委員會委員。1999年至2002年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攻讀內科呼吸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美國弗吉尼亞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一直從事與肺動脈高壓、慢阻肺有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四項,負責科技部重點項目子課題兩項,參加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一項。與同事們合作在國內外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140余篇,其中在SCI雜志發表40余篇。上述工作已獲得湖北省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及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及二等獎。

隗佳,醫學博士,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博士后。山西白求恩醫院血液科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八年制啟蒙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組核心骨干成員。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本專業領域的頂級及權威期刊發表多篇SCI論文。MMR等雜志青年編委。研究方向及擬招收博士后專業方向:惡性血液系統腫瘤的分子發病機制;細胞免疫治療的轉化醫學研究。聯系方式:jiawei@tjh.tjmu.edu.cn。

張莉蕓,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山西白求恩醫院副院長,山西省風濕免疫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風濕免疫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承擔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11項,發表論文300余篇(SCI 30余篇)。博士后招收要求:具有博士學位,風濕免疫病學等相關研究背景,發表SCI文章,有較強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執行力,能夠獨立工作。課題組提供優越的科研平臺和環境,以及具有發展潛力的課題,支持博士后申報各類項目和人才計劃。請提交本人簡歷通過Email發至張莉蕓教授郵箱:1315710223@qq.com。

李冰,男,1975年11月生,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現任c7c7.app口腔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兼任山西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山西省口腔醫師協會副會長、山西省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專委會主委、中華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專委會常委、山西省口腔醫學會口腔修復專委會副主委。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山西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山西省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重點項目等省級課題15項,總經費390余萬元。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西省高??蒲Ъ際踅幣壞冉?項、二等獎1項,山西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主要研究方向:口腔生物醫用材料的生物材料的研發和機制研究,側重于齒科陶瓷材料的研發及鈣鈦礦量子點的生物醫學研究。博士后研究人員專業方向:1、玻璃陶瓷材料的研發;2、鈣鈦礦量子點的生物醫學研究。擬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專業方向:材料、口腔、化學、臨床醫學等相關專業。

劉建榮,男,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山西省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實驗室綜合支部書記。現任山西省醫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委員。現因課題組發展需要,擬招聘婦產科學博士后,從事女性不孕癥和男性不育癥的研究。申請者為博士畢業年齡在35歲以下;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SCI 研究論文至少一篇。聯系電子郵件: liujianrong3@sina.com。

周曉霜,女,1984年10月出生,醫學博士,太原理工大學大數據學院博士后,美國 Baylor 醫院腎內科訪問學者,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山西省人民醫院腎內科副主任,山西省腎臟病大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山西省省優專家,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第六批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部評審專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項目9 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5篇,其中SCI 論文18 篇。獲得山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專業特長為腎臟疾病的基礎與臨床,擬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專業方向包括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研究、腎臟病理大數據的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開發及應用。聯系方式:辦公電話:0351-4960502;Email:xiaoshuangzhou66@163.com。

蔚洪恩,醫學博士,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腦疾病防治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團隊先后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級項目3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發育障礙和神經免疫疾?。商峁┫喙氐目蒲惺笛櫧教?。電話:0351-4960171;E-mail:hongen.wei@sxmu.edu.cn。

李耀平,山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目前有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24人。研究領域為大腸腫瘤方向,擬招收外科學、腫瘤學專業博士后研究人員。目前為普外科實驗室負責人,可提供相關實驗保障。聯系方式:Liyaoping1600@sina.com。

索玉平,畢業于四川大學,醫學博士,教授,山西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c7c7.app博士研究生導師,現有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20余人,研究方向為婦科腫瘤,擬招收婦科腫瘤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先后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在研主持國家級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發表中華及國家級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17篇,可提供相關的實驗研究保障。聯系方式;Email:ypsuo@sxmu.edu.cn。

石晶,1976 年生,主任醫師,博士學位,博士研究生導師。現承擔省級科研項目2項,共計33.1582萬元,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檢索論文6篇,2019年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口腔黏膜病就醫指南》,2014年主編《口腔黏膜病的疑問巧答》。研究方向包括口腔黏膜病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等。電子郵箱:crystalshi@163.com。

李亞峰,主任醫師,武漢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天普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粘膜屏障損傷參與IgA 腎病發病機制研究。目前團隊有4名博士,3 名碩士。擬招收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博士后研究人員。目前所在實驗室為山西省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和腎臟病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擁有基礎研究平臺,高通量測序平臺,數據分析與處理平臺,質譜平臺等;此外,本人主持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及省部級重點項目,可為博士后人員提供高端的實驗平臺和充足的經費保障。聯系方式:Email:muran2001@163.com。

李俊紅,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常委、世界小兒眼科與斜視學會委員、山西省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等。團隊主要成員郜原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全軍眼科重點實驗室教授兼我院眼免疫研究室主任,發表多篇有關眼科疾病免疫學發病機理的SCI文章;團隊另有專職實驗員5名,均為碩士研究生畢業。主要研究方向:近視的免疫發病機制。

周國宏,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山西省優秀專家、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團隊基本情況:團隊研究人員9人,正高1人,副高4人,中級4人。團隊培養在讀博士生6名,研究生10余名。目前三個研究方向,特發性黃斑裂孔、眼底新生血管以及眼科微生物。團隊在各類期刊發表文章共40余篇(SCI文章5篇,其中1篇以第一作者被Nature子刊錄用),目前待發表的SCI文章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玻璃體視網膜?。荒芄惶峁┑南喙乇U希閡匝劭蒲轎魘≈氐閌笛槭?、山西省眼科臨床研究中心為平臺,以及帶領的眼底病團隊提供相關的硬件及軟件保障。聯系方式: 0351-8286908。

孫斌,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山西省眼科醫院院長,眼科學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山西省分中心主任。團隊基本情況:團隊成員16人,正高4人,副高4人,中級1人。團隊培養在讀博士生4名,研究生8名。目前,圍繞甲狀腺相關性眼病在大數據人工智能診斷平臺開發、TAO眼表微生物組學研究和甲狀腺相關性眼病臨床精準診療研究等方面開展臨床及基礎研究。現承擔山西省重點研發項目(社會發展領域)1項(150萬),山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專項1項(100萬),獲山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團隊在各類期刊發表文章共70余篇(SCI文章12篇),連續6年參加美國ARVO年會進行學術交流。能夠提供的相關保障:以眼科學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眼科臨床研究中心為平臺,為團隊提供相關的硬件及軟件保障。聯系方式: 0351-8286908。

王曉燕,女,山西省腫瘤醫院婦一科,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學位,碩士生導師,從事婦科腫瘤專業。2012年5月赴美國Georgetown University(喬治敦大學)交流學習,學習子宮動脈介入栓塞治療子宮肌瘤。2013年3月赴廣東省佛山市第一醫院學習婦科腹腔鏡手術。主持、參與多項省自然基金及市攻關科研項目。獲得3項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多篇。連續2年被評為“山西省腫瘤醫院先進個人”榮譽。臨床研究方向:各種婦科腫瘤的診斷和規范化治療,特別是惡性腫瘤的腹腔鏡手術治療、化療及靶向治療。基礎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臨床婦科腫瘤研究,從分子生物學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以及尋找疾病治療的靶向指標。近年來主要研究卵巢癌的發生、發展、化療藥物治療的敏感性及靶向治療。著重晚期、復發性宮頸癌的新輔助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研究。

王潔,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近30年來一直致力于肺癌分子分型基礎上的精準治療及其轉化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建立外周血分子分型的肺癌精準診療理論與臨床應用體系,使分子分型進入無創時代,引領液體活檢精準診治的國內國際走向。作為首席科學家或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28項。相關系列研究發表于Lancet One、J Clin Oncology、Lancet Respir、JAMA Oncol、PNAS等著名期刊,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與進步獎、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等。

王錫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十四五”規劃教材《腫瘤學概論》主編,“十三五”規劃教材《外科學》編委。先后獲得全國“大醫精神”獎,“金柳葉刀”獎以及2019年度十大醫學原創突破等。研究方向:結直腸腫瘤臨床和基礎研究博士后要求1、具有臨床醫學、生物信息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2、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數據分析能力或實驗操作能力;3、有志于從事腫瘤基礎研究工作,能夠在導師指導下獨立開展高質量科學研究,并能協助課題組內相關項目的開展。科研支持:提供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學科腫瘤醫院科研臨床平臺,給與必要的科研經費支持聯系方式:郵箱Wxshan1208@126.com;電話 010-87788026。

白文啟,山西省腫瘤醫院副院長,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山西省腫瘤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QSHE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基層診療規范副主任委員。發表國際國內學術論文20余篇,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結直腸及肛門部腫瘤的相關研究。從事結直腸及肛門部腫瘤臨床工作近30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較高水平的科研團隊。

蘇麗萍,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2級),博士生導師;山西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主任 內科教研室主任。2009年2月以來帶領本學科醫、護、技全體人員先后創建院所重點學科,首批省醫學重點學科(腫瘤學 血液腫瘤專業)、首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血液病學)、山西省血液腫瘤中心、山西省淋巴瘤綜合診斷與細胞生物治療重點培育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惡性血液病診斷、治療基礎與臨床研究;造血干細胞移植及血液病細胞過繼免疫治療。我們擁有全新的實驗環境、先進的儀器設備、經驗豐富的師資團隊,為碩博士提供安靜、學習氛圍濃郁的科研環境。擬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專業方向:血液病學。聯系方式:sulp2005@163.com 。

楊曉棠,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山西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兼核磁CT室主任。主持國自然面上項目1項,主持省級及橫向課題13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論文20篇,參與編寫專著2部。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山西省科技獎三等獎”各1項;擔任中華放射學會乳腺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常委;目前培養碩士研究生16名。研究方向:影像組學、人工智能。郵箱:yxtbean@126.com。

邢念增,教授,主任醫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助理、山西醫院總院長、泌尿外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會長。榮獲第22屆吳楊醫學藥學獎、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央保健會診專家。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15部,獲10余項科技獎勵。主要研究方向:泌尿系腫瘤基礎和精準診療研究;專業方向:有較好的分子生物學及免疫學研究背景,英語水平高,發表過高影響因子文章者優先。相關保障:科研經費充足,研究條件優越,享受醫院相關科研獎勵政策。聯系方式:xingnianzeng@126.com。

徐兵河,主任醫師,教授。專業:腫瘤內科;1987年9月至今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工作,1998年6月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大內科副主任;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2019年2月至今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2021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心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腫瘤影像診斷工作30余年,擅長腫瘤影像診斷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診斷疑難病例的能力。在肝膽胰腫瘤的影像診斷方面,有較深造詣。致力于腹部腫瘤綜合影像、分子影像、人工智能及影像組學等方面的研究,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和國家級腫瘤影像支持平臺,有國家級及省部級等多項課題,科研經費5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通訊作者SCI論文26篇,主編專著3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7項。E-mail:xinmingzh@sina.com。
李曄雄,國家重點專科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協和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放療相關研究成果發表SC1論文150余篇,包括JCO、JAMA Oncol、BLOOD、LEUKEMIA等頂級雜志。兼任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第七屆主委,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放射治療專委會主委等。擬招收腫瘤學、放射治療學、生物信息學方向博士后,郵箱:yexiong12@163.com。

張紅梅,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腹部腫瘤的影像與基礎相關研究。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項國家級與省部級課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Rad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European Radiology"、"JMRI"等高水平專業期刊發表SCI論文20余篇,參編中英文專著多部。

田首元,麻醉學博士,主任醫師。主持或參與國自然2項、省級科研課題5項。參編著作6部,已發表SCI論文7篇、中華系列期刊論文近30篇。獲山西省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項。主要研究方向:圍術期創傷與保護;圍術期認知功能障礙;麻醉與腫瘤擬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專業方向:圍術期創傷與保護;麻醉與腫瘤。聯系方式: chinatsyjj@126.com。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