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山西新聞12月15日電 12月12日,由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醫學社會與人文學組、山西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山西中醫藥大學醫學/健康人文研究中心、c7c7.app健康人文中心聯合承辦的全國第四屆醫學/健康人文學術研討會在山西中醫藥大學召開。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醫學會會長衛小春出席會議并講話。大會總召集人、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段志光致開幕詞。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健康人文領域知名學者圍繞“新時代醫學/健康人文的新思考”進行了深入研討。
大會以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方式召開。180余名來自全國近50個高校、醫院、行業管理部門的專家學者及師生代表參加線下會議。
衛小春在講話中強調,要加強健康人文知識在臨床醫學領域的普及,使臨床醫生在提高醫學專業技能同時不斷提升健康人文方面的知識水平;要由“從治病到治病人”的觀念轉變,以專業的疾病知識祛?,一浖好的医学人文理念关怀病人;要通过更高要?、更硬標準和更好辦法,確保每位臨床醫生既有精湛技術,也有深厚的健康人文底蘊;要將醫療和預防人文學緊密結合,助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提升疾病預防能力;要大力開展健康科普工作,擴大醫學教育社會服務面,提升人民健康素養,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山西中醫藥大學供圖
段志光在致辭中指出,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醫學/健康人文學科帶來新的課題和思考。這場疫情深刻了全民的健康意識,深化了社會的人文需求,提升了醫學/健康人文的地位。雖然由于疫情的影響,原定于在今年三月在湖北武漢召開的會議改為今天在山西舉辦,但在“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鼓舞下,更加堅定了我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人文力量的信心和深入開展醫學/健康人文學術交流的決心。他強調,要通過“新時代醫學/健康人文的新思考”為主題的研討,更好地傳播健康人文的理念、拓展醫學人文的界限,助力具有仁心仁術的醫學人才培養。
在主題報告環節,專家學者們用精彩紛呈、觀點獨特的演講,共同呈現了一場學術盛宴。
北京大學張大慶教授作題為《醫學人文研究的數字轉向一數字醫學人文》的報告。
北京大學王一方教授作題為《后疫情時代的健康意識》報告。
大連醫科大學趙明杰教授作題為《真實世界與健康人文研究》的報告。
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程偉教授作題為《審視健康醫學,警惕鍵康主義》的報告。
河北醫科大學邊林教授作題為《 新時代醫學倫理學教學改革思考》的報告。
廣州醫科大學劉俊榮教授作題為《健康的道德負載及其現實意義》的報告。
山東大學曹永福教授作題為《國民健康權的不同人文社會屬性》的報告。
首都醫科大學盧鳳香教授作題為《美國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及啟示》的報告。
南京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姜柏生教授、吉林大學于雙成教授、c7c7.app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志中教授及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籌)院長李俊教授擔任大會主持嘉賓。
專家的精彩報告引起熱烈反響。線上線下與會人員普遍認為,雖然時間緊湊,但會議質量高,內容豐富,既有理論深度,又有現實意義,必將對新時代醫學/健康人文學科發展和醫學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編輯:郭飛穎
版權所有©:c7c7.app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聯系電話:0351-39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