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負責任的科研行為》教材編寫籌備會在至善A三層308辦公室召開。《負責任的科研行為》于6月通過人民衛生出版社選題立項,國內目前尚沒有科研誠信和科研倫理方面的教材,本次立項的教材主要面向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鄧蕊教授擔任主編。我校《負責任的科研行為》課程教學團隊四人鄧蕊教授、燕娟副教授、王雨講師和呂雪梅講師組織參加本次教材編寫籌備會。

本次教材編寫籌備會的主要目標是討論提出教材的初步編寫提綱,給全體編委提供一個標靶,在下一次編寫會上進行討論完善。籌備會對現有相似內容的教學參考用書在理論深度、案例豐富度、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優缺點進行了全面評估,結合我校及前期收集的其他院校同類課程的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確認本教材應當在保持理論嚴謹性的基礎上,更多融入典型案例和實踐指導,提升研究生的責任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籌備會初步確立了五大部分共十四章,并對每一章節的題目、內容側重點和案例選取進行了討論,安排了下一次工作會議的討論內容。
鄧蕊主編強調,要以高度的學術責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確保教材《負責任的科研行為》在內容體系、案例質量、可讀性與適用性等方面實現編寫的初心和教育的目標,為研究生科研誠信與學術倫理貢獻優質教材。
(圖文/呂雪梅)
初審初校:呂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