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c7c7.app應用心理專業碩士學位點于2014年獲批,2015年9月開始招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基于當今社會心理問題高發的實際狀況,本學位點緊密結合社會對心理咨詢與干預的迫切需求,培養與此相應的“心理學+醫學”專業型、應用型復合人才。學位點現有8個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近五年,年均招生18.4人。在我校生物學與醫學的有力支撐下,形成了三個緊密關聯且極具應用價值的研究方向,即心理健康與社會心理服務、臨床與咨詢心理和心理評估與危機干預。近五年,已為各級科研和教育部門、醫院、企業、咨詢機構等培養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衛生、心理測量與評估、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等領域的專門人才33人。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位點深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的重要論述,扎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化解社會矛盾、助力心理健康為己任,培養具有心理實踐技能的專門人才,將道德高尚、理論扎實、實踐過硬作為培養宗旨,為推動社會心理健康輸送中堅力量,以適應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需求。
學位標準: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教育發展指示精神及新時代對人才的期望,結合《c7c7.app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c7c7.app關于研究生申請學位發表論文的規定》與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據此制定了以下應用心理專業碩士學位三個基本標準。
基本要求:遵循立德樹人理念,傳承人文精神,普及心理知識,助力全民心理健康,且需修夠課程學分、通過論文答辯、掌握專業實踐技能。
專業素養:結合我校醫學資源,掌握心理學核心原理并融入醫學特色,關注心理前沿動態,熟悉心理干預手段,把握專業領域發展脈絡。
能力水平:以創新精神為引領,研究生要具備基本科研素養、外語運用能力及心理干預技能,能夠將心理專業技能應用于多場景,提供高品質心理服務,彰顯專業優勢。
三、培養特色
著眼人民群眾不斷攀升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訴求,學位點設立心理健康與社會心理服務專業方向,力求推動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助力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精準對接國家心理素質教育工程戰略部署。
鑒于數字時代頻發的問題行為,學位點開設臨床與咨詢心理專業方向,旨在運用專業心理咨詢與治療手段,幫助來訪者克服心理行為障礙,有效滿足臨床日益增長的心理治療服務需求。
針對社會轉型階段壓力遞增的心理健康弱勢群體,特設立心理評估與危機干預專業方向,專注于化解個體成長路上遭遇的各類心理困境,高效預防潛在心理隱患。
四、師資隊伍
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正高級6人,副高級5人,高級職稱比例達68.75%,中級5人,45歲以下教師占75%。校內導師10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獲外校博士學位比例為57.14%。具有相應行業職業資格證書或行業工作經驗的比例達100%。
本學位點行業教師總計24人。其中,正高級6人,副高級4人,中級14人。均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較高的理論水平,皆擔任中高層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干。
五、科學研究
近五年,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9項(含1項博后基金),其中在研國家級項目6項。獲批省部級科研項目44項,其他項目3項。人均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75項。累計經費達1100余萬元,年人均到賬經費13.86萬元。
在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48篇,加上SSCI、CSSCI、北核、CSCD等各類期刊論文共計275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代表性學術論文145篇,人均9.06篇。
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排名第7),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制定國家級行業標準1項,咨詢報告1例,國家級獲獎教學案例2項。
六、教學科學支持
支撐案例教學、實踐教學軟硬件設施:研究生案例教學硬件設施包括案例教學討論室、心理咨詢室、沙盤治療室等;軟件設施包括教學案例庫,可提供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擬演練等多種教學形式。形成了系統脫敏療法案例、貝克認知療法案例、空椅技術案例、理性情緒療法案例等13例院級優秀案例。
研究生實踐教學硬件設施包括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設施齊全的專用教室1間、研究生工作室1間、個體心理咨詢室8間、團體咨詢室4間,共計500余平方米。還包括心理實驗所需的眼動儀、生物反饋治療儀、放松治療儀等設備,以上設備均配備相應的軟件系統。
聯合培養基地建設情況:本學位點與全省8個單位簽訂了應用心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見習、實習基地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