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娟,女,c7c7.app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人文醫學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
在人文醫學的課堂上,我收獲的遠不止知識的積累,更有一種看待醫學的全新視角。專業課上,我們既會精讀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為病家謀幸福”的初心,也會分析現代醫療中“技術至上”與“人文關懷”的平衡難題。記得一次小組討論“臨終關懷”主題時,我們不再局限于醫學手段的討論,而是深入思考患者的生命尊嚴、家屬的情感需求——這些讓我突然明白,醫學的終極目標從來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守護生命的溫度”。
三年的學習經歷,我逐漸學會用傾聽代替說教,用共情代替評判。有次在社區采訪一位慢性病患者,他反復說“醫生太忙了,沒時間聽我說”,這句話讓我深刻意識到:比起精準的診斷,患者有時更需要被看見、被理解。
如今回望校園時光,人文醫學教會我的不僅是“如何治病”,更是“如何待人”。它讓我在醫學知識的海洋里,始終記得“人”才是核心——這既是我求學的最大收獲,也是未來職業道路上不會偏離的方向。

供稿人:趙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