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位點簡介
我校于2013年申報并獲得教育部備案批準自主設置交叉學科人文醫學博士學位點(學科代碼:99J1),同時即自動設立碩士學位點。2015年開始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截止2025年7月,本學位點共招收碩士研究生75人,已畢業人數48人。
二、方向與科研成果
學位點自設置以來,在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方面已具備良好的基?。緯紗蛟熗俗隕硤厴陀攀?,凝聚形成了醫學健康人文理論與教育、醫學倫理學、醫學史、醫學社會學、醫學心理學五個研究方向和穩定的研究團隊。當前,學位點共有碩士生導師16人(其中博導10人)。依托一個省級科研平臺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c7c7.app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四個校級科研平臺“醫學史研究中心”“應用倫理研究中心”“心理科學與健康中心”“醫務社會工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近5年(2020-2024年)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科研經費達260余萬,發表核心期刊文章110余篇,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副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10余部,牽頭發布專家共識1個,牽頭立項制定山西省地方標準2部。
三、招生培養與就業
(一)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不斷創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模式,著重打造醫學人文教育與研究的主陣地,培養一批有國家意識、醫學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有溫度的高質量創新型人才。
(二)生源要求與選拔方式
人文醫學學科(專業)招收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代碼:1004J1),畢業授予醫學碩士學位。
碩士研究生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本學科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推免生),申請人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社會工作、哲學、歷史學等學歷背景優先。
(三)培養與學位要求
在培養環節上,本學科加強和規范培養環節考核管理,嚴格執行分流退出機制。研究生在導師及導師組的指導下,掌握人文醫學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獨立開展創新性科研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堅定的學術理想,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嚴格自律,科研誠信要求貫徹研究生培養階段全流程。
在學位論文上,研究生需高質量完成開題、中期、預答辯與答辯等重要環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c7c7.app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提出碩士學位申請。
(四)就業方式與方向
研究生完成學業后,就業方向適合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各級檢察、法院和司法部門;律師事務所和其它法律服務機構、醫學院校等教育單位、政策研究機構、文化新聞部門等領域工作。
四、課程設置
為使研究生掌握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熟悉學科前沿和交叉學科動態,本學科加強對研究生的課程學習管理,實行學分制。在公共課基礎上,本學科安排了豐富的專業課程,包括:《醫學哲學》《倫理學專題研究》《醫療社會史專題研究》《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國醫學思想史概論》《人文思想專題研究》《醫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等。
專業課會隨著國家政策變化、社會熱點關注、就業單位需求、學生來源情況等進行動態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和實現學科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