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姓名 |
導師 |
論文題目 |
備注 |
1 |
李煒迪 |
武穎 |
基于ERP的考試焦慮與音樂情緒識別的關系研究 |
|
2 |
黃月 |
薛云珍 |
童年創傷經歷對社交焦慮障礙的影響路徑及注意偏向研究 |
|
3 |
張紫菲 |
薛朝霞 |
大學生困境感問卷的修訂及應用 |
|
4 |
謝璐欣 |
劉莎 |
精神分裂癥返回抑制異常的表現形式及其與臨床癥狀的關系 |
|
5 |
馬慕云 |
楊官娥 |
父母自我污名對青少年精神障礙患者自我污名及自我接納的影響 |
|
6 |
王宇星 |
武穎 |
團體合唱對合作行為的影響:主觀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
|
7 |
聶佳慧 |
王彥芳 |
非器質性失眠患者在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后認知功能與重復性負性思維的改善 |
|
8 |
李亞霖 |
薛云珍 |
未來時間洞察力對老年住院患者醫療決策的心理影響路徑及干預研究 |
|
9 |
馬夢科 |
王志中 |
孤獨感對實物消費和體驗消費的偏好及物質性價值觀在其中的作用 |
|
10 |
章恒通 |
郎小娥 |
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病及抑郁癥狀 |
|
11 |
梁曉輝 |
薛云珍 |
社會支持與自我客體化對孕婦身體意象的影響機制及干預研究 |
|
12 |
劉曉堉 |
薛朝霞 |
歧視知覺與自殺意念:抑郁、過度概括化的中介調節作用 |
|
13 |
喻佳龍 |
趙文濤 徐勇 |
精神科虛擬標準化病人訓練對不同認知風格醫學生學習遷移的影響 |
|
14 |
齊藝閏 |
劉志芬 |
青少年抑郁癥獎賞環路損傷的機制研究 及臨床驗證 |
|
15 |
張麗雯 |
曹曉華 |
探討行為數據對人格特質和心理健康的預測效能——一項基于游戲的觀察性研究 |
|
16 |
鄧僑 |
周旻 |
女大學生矛盾性別偏見與成就動機的關系:女性主義認同和自尊的中介作用 |
|
17 |
薛太蓮 |
任燕 |
基于貝葉斯網絡的雙相情感障礙代謝組學的診斷模型 |
|
18 |
崔爍 |
薛朝霞 |
死亡反省的親社會性及其心理機制 |
|
19 |
胡雨婷 |
武穎 徐勇 |
神經性厭食癥的虛擬化身心理治療方案制定及有效性探究 |
|
20 |
郭燦 |
孫寧 |
單雙相抑郁障礙面部情緒識別任務中的近紅外腦功能成像研究 |
|
21 |
張鈺苒 |
薛云珍 |
身體接受度量表的修訂及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 |
版權所有©:c7c7.app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聯系電話:0351-39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