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姓名 |
導師 |
論文題目 |
備注 |
1 |
楊紫玉 |
曹曉華 |
人物面孔塑造、眼動分析應用于人格特征對情感體驗影響的研究 |
|
2 |
張琳 |
張芳 |
正念減壓療法對灼口綜合征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一項臨床隨機對照試驗 |
|
3 |
翟佩云 |
劉志芬 |
反芻思維影響拒學行為的認知神經機制及干預研究 |
|
4 |
蔣慧 |
郎小娥 |
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病性癥狀與其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相關性研究 |
|
5 |
吉鈺淇 |
李宏 |
抑郁障礙患者疼痛敏感性異常的心理生理機制研究 |
|
6 |
金彥成 |
鄧蕊 |
青少年抑郁癥家庭照護者心理體驗實證研究 |
|
7 |
胡培娜 |
劉莎 |
基于多導睡眠監測探索不同失眠表型對執行功能的影響 |
|
8 |
牛穎 |
李改智 |
青少年社交焦慮障礙認知行為治療前后注意偏向的神經機制研究 |
|
9 |
陳凡 |
孫俊偉 |
壓力知覺對醫學生睡眠質量的影響:有調節的中介模型及干預研究 |
|
10 |
王姝懿 |
徐勇 |
基于鏡像神經元系統的mu波抑制探討催產素對精神分裂癥心理理論的作用 |
|
11 |
汪國棟 |
李月 徐勇 |
精神科虛擬標準化病人問診系統的初步構建及效果評價 |
|
12 |
蘇煥 |
趙文濤 |
健康成年人人格特征的潛在剖面分析及與睡眠質量的關系 |
|
13 |
邢清麗 |
薛朝霞 |
消極沉思與大學生自殺風險:心理痛苦和自我同情的中介調節作用 |
|
14 |
溫中平 |
劉莎 |
人格特質之間的交互作用在大腦皮層網絡節點上的反應 |
|
15 |
唐婷婷 |
孫寧 |
抑郁障礙情緒調節特征及基于 iTBS 的干預研究 |
版權所有©:c7c7.app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聯系電話:0351-39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