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健康人文論壇第九十六講于中都校區舉行,西安交通大學通理學院蔡聲教授熱情開講,論壇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鄧蕊教授主持,不同專業的多名同學傾心聆聽。

處在“雙創”的洪流中,時代推動我們去創新,《思維力與創造力的養成》這個主題,對于大學生思維提升確有幫助。蔡教授首先講道,在當今社會,創新財富在GDP中占比相當之大,指出創新的四要素:簡單,易用,成本低,有效。結合醫學生來講,蔡教授指出了醫學未來的創新方向可能是數字醫療,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讓未來的醫學富有了無限的可能性,醫學生應順應時代要求,做有創意的新時代的醫生。另外,蔡教授澄清了與創新相關的幾個理解誤區,特別強調創新與模仿、創造、創意的區別,引用并解釋了熊彼特的創新論述:“創新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生產要素與生產條件不同組合,賦予資源創造新財富的能力”。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作為最基本的創新,二者相輔相成,有助于實現企業和研發機構的成功嫁接。另外,創新還可以分為基礎式、漸進式和爆發式創新。人類思維運作模式是由大腦實踐目的、價值模式和知識儲備三支調色筆為主導的。而后通過現場互動的一個簡單實驗,蔡教授解釋了平面曲面轉換,明確了知識儲備是豐富的創新資源,告訴大家學習要系統化,要知行合一。臨近尾聲,鄧蕊老師提出醫學生要學習如何突破專業限制,善于跨界是醫者創新力的來源之一,也是醫者對抗職業倦怠的方法之一。最后蔡教授提醒大家尋求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徑,在這個過程中,溝通能力與思維能力是最重要的兩個能力。

同學們深刻了解到了創新的重要性與思維能力的提升方法,并在互動環節積極提問,深入交流。此次講座圓滿落下帷幕。
版權所有©:c7c7.app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聯系電話:0351-39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