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第八屆“健康人文月”之健康人文論壇第94講邀請到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趙芳教授,在博學樓一層基礎報告廳做了“關于生命的成長:你和環境互動中敘寫的故事”為主題的精彩講座,講座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王志中教授主持,來自全校各個專業的近300名師生共同聆聽了講座。

趙芳教授首先以“生命既有豐富的可能也不失無奈的遺憾”為引,進入“生命的成長”這一主題,指出人的生命歷程不只是從初生到衰老、再到死亡的自然演化過程,也是每個人從各自需求出發不斷建構生命意義和設計人生的過程。接著,她在社會學、心理學視角下,從生命周期理論、生命棲息地理論、依戀理論、自我分化理論、親密關系理論、冰山理論和善終理論七個方面闡釋了環境與生命成長之間的關系。她認為,要使生命穩定持續發展,每個人必須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并且進一步指出,家庭環境、成長經歷,以及與父母、伴侶、朋友在情感上的依戀程度,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而保持心理健康對于生命的成長有利無害。之后,她還談到個體價值的實現程度與自我分化程度成正比,自我分化程度越高,意味著一個人視野比他人更開闊,也能夠更理性地面對壓力。講座過程中,趙老師不斷地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把大家帶入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甚至走到同學們中間,引導大家思考并給出答案,使現場聽眾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去理解專業理論。

最后,趙老師提出一個嚴肅且至關重要的問題,即所有生命都是向死而生,生命從出生走向死亡是不可逆轉的結果,善終是生命的最高追求,也是生命的基本權利,即使生命到達最后階段也要積極美滿地享受生命的盛大。
兩個小時的講座有如行云流水,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最后的互動環節中,趙老師提出對同學們的美好期冀,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地探索人生,塑造自我,敘寫生命的故事,迎接豐富的成長。講座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