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至20日,由我院和《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中國醫院管理協會、中國抗癌協會、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亞洲醫學人文(英文)》雜志等單位主辦的“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 共享美好醫患關系”會議在山西晉中召開。來自全國的醫學人文專家、醫務人員、患者代表、醫學生代表、醫院管理者、媒體代表、社會人士等300余人參會,共商共研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提升醫學人文關懷能力的理論與實踐路徑。我校黨委書記王軍、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應急辦主任張朝華、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毛群安、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郭莉萍、《中國醫學倫理學》主編王明旭分別為大會致辭。

王軍在致辭中指出,醫患關系是醫學人文的核心內容,與群眾關系最直接、感受最具體。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健康中國建設和醫藥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希望通過這次會議交流,能夠進一步加深對和諧醫患關系的理解,提升醫學人文關懷的“溫度”,攜手為推動和諧醫患關系的建設貢獻自身力量。
張朝華表示,人文關懷是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更是“大醫精誠、醫者仁心”的直觀表達。要深入貫徹落實《醫學人文關懷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高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毛群安和郭莉萍指出,此次會議為醫方和患方提供了平等對話平臺,呼吁更多的醫學人文學者和學生關注對醫患命運共同體的研究,為和諧醫患關系的建設貢獻力量。王明旭指出,此次會議是前三屆“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會議活動的延續,作為主辦方之一,將繼續為醫患雙方的交流搭建平臺,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貢獻力量。
大會主旨發言專家有原上海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馬強、浙江大學楊廷忠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尹梅教授、北京大學王一方教授、王岳教授、中山大學程瑜教授、北京協和醫學院張新慶教授、河北醫科大學劉云章教授、深圳大學余佯洋博士、我校鄧蕊教授等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人文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有醫務人員代表我校第一醫院唐珊副主任護師、媒體代表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張景梅制片人、患者代表楊鵬先生等。會上,各位代表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對臨床教學和實踐的體悟。在“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面面談——我該何為”環節,大家圍繞醫生人文素養培育、患者教育、醫院人文建設等話題展開了熱烈交流。19日晚,舉行了頒獎典禮及優秀作品展演晚會,大會評審委員會評選出特等獎15件、一等獎105件、二等獎130件、三等獎174件,展示了來自全社會的對醫患關系及醫學人文關懷議題的熱切關注和推動的力量。

本次大會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以多元的形式和內容系統展示了醫患間真切的故事,彰顯了醫患關系的實質是“命運共同體”,一起承擔著“戰勝病魔、早日康復”的共同目標和責任。
(文/張燕;圖/周云飛、邵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