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生物醫學工程學系9名學子組成螢火星途實踐隊,赴太原市尖草坪區開展為期5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文化傳承與醫療調研為主線,通過實地考察、勞動體驗、紅色教育等形式,實現了知識學習與實踐育人的有機統一。

探尋傅山文化的當代價值
文化傳承--在傅山文化研究者王偉老師的帶領下,隊員們走進傅山園,透過建造者的視角去探尋這座古建筑的營造歷程、布局巧思與豐富內涵,感受傅山文化。在中醫傳習所與養生傳習所的實地體驗中,隊員們深刻感受到傅山醫學思想的現實價值:特色藥膳"頭腦"的養生智慧、中醫診療的獨特魅力,都是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生動例證。

鄉村醫療現狀調研
鄉村振興--在西村衛生站的調研中,駐村醫生劉醫生詳細介紹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基層的落實情況。衛生站為6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免費體檢等舉措,體現了預防為主的健管理理念。同時,隊員們開展了多地關于鄉村醫療健康服務調查。

走訪慰問老黨員
初心傳承--服務隊慰問村里的兩位老黨員,聆聽到軍隊黨員和基層黨員的入黨初心及不同崗位上的生活故事,簡單的話語,道盡了黨員的忠誠與擔當,也讓我們真正意識到何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重溫革命歷史
紅色研學--全體師生到達陽曲縣支前村,通過參觀紀念館、觀看紀實電影、重走支前路等活動,隊員們系統了解了太原解放戰役的歷史。老書記生動的講解、珍貴的革命文物、真實的戰場遺址,構成了一堂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強化了青年學子"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同學們在實地體驗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我們將銘記歷史傳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精神,將今日的所見所學轉化為指引我們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文:陳冠岐,李丹婷)
初審初校:龐南
復審復校:李建生
終審終校:秦娜
版權所有?c7c7.app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地址:晉中市文華街55號 郵編:030600 郵箱:swyxgcxx@s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