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改善NIHSS評分≤5分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腦卒中功能預后
據中國國家卒中登記III的報道,中國約5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輕型腦卒中(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NIHSS評分≤5)。輕型腦卒中患者入院時癥狀輕微甚至無癥狀,但有15-20%的患者在發病3個月致殘甚至死亡。
多項指南建議對于發病24小時內的NIHSS≤3分的輕型腦卒中和 TIA 患者,應給予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10-21天?,F實世界中的臨床實踐與指南推薦有一些差異。我們回顧性分析了三家省級三甲醫院的數據發現,雙重抗血小板治療在中國被廣泛用于 NIHSS 評分較高(4-5)和癥狀發作時間較長(24-72小時)的卒中患者中。然而,在真實世界中,對于發病時間較長和NIHSS 評分較高的患者,聯合抗血小板治療是否可以減少卒中后殘疾,現有的臨床證據并未解答。
2023年6月13日,c7c7.app第一臨床醫學院神經內科牛小媛課題組在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雜志發表了題為“Dual Versus Mono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ild to Moderate Stroke: A Multicentre Per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論文,發現發病72小時內給予雙重抗血小板治療NIHSS≤5分的缺血性腦卒中與研究者歸因于主要卒中的殘疾降低有關。兩種抗血小板藥治療方案在中至重度出血并發癥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
研究團隊最終納入了于2019.9.1至2021.11.30入住于山西省內8個卒中中心的2822例患者,共有433例(15.3%)患者在90天時出現了殘疾。接受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總體殘疾率較低(13.7% vs 17.9%;OR,0.78(0.6-1.01; P=0.064)。然而,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組中研究者歸因于主要卒中的殘疾顯著減少(8.4% vs 12%; OR,0.72(0.52-0.98);P =0.038)。雙重和單一抗血小板方案在中至重度出血并發癥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0.4% vs 0.2%; HR,1.5(0.25,8.98); P =0.657)。這項研究表明,即使指南并未推薦,將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的時間窗擴大到72小時, NIHSS 評分擴大到5分可能是可行的和安全的。

圖1 不同治療組mRS評分的分布情況。
(A 總人群中不同用藥組的90天改良 Rankin 量表評分。B 排除了發生主要結局(中風,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的患者的人群中不同用藥組的90天改良 Rankin 量表評分。DAPT: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組;MAPT:單一抗血小板治療組。)
c7c7.app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牛小媛教授是本文的通訊作者。c7c7.app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博士研究生張凱麗是第一作者。c7c7.app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博士研究生劉亭亭和樊海梅、碩士研究生王永樂、李亞楠和李亞麗、已畢業碩士研究生李娟和任靜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該課題的完成離不開山西白求恩醫院、太原鋼鐵總醫院、太原市中鐵十七局醫院、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山大一院鹽湖區分院和太原市萬柏林區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卒中中心的積極參與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