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山西日報》第9版“學習周刊·要論”版刊發我校黨委書記王軍同志的理論文章《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提升干部“三種能力”》。文章強調,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要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同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政治能力,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方向”“提升思維能力,統籌謀劃高質量發展大局”“提升實踐能力,全力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以更高的工作水平推動事業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全文如下:
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提升干部“三種能力”
核心閱讀
“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實施20年來,浙江探索出一條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的科學路徑。在主題教育中,我們要引導黨員干部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同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緊密結合起來,深學篤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所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斷提升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以更高工作水平推動事業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自2003年“千萬工程”啟動以來,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從點上出彩到面上開花,持續縱深推進,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從一省一域發展到全國示范,成效斐然,影響深遠。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我們要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所蘊含的政治擔當、為民初心、科學思想與方法等,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見實效,持續提升做好工作的“三種能力”。
提升政治能力,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方向
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就要深刻體悟習近平總書記以非凡魄力開辟新路的遠見卓識和戰略眼光,著力提升政治能力。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千萬工程”不斷迭代升級、豐盈內涵,形成“城鄉促融合、全城創和美”的生動局面,其中蘊含著發展理念的變革、政績觀的升華和政治能力的提升。在主題教育中,要學深悟透“千萬工程”經驗的精髓要義和理念方法,做到學以致用,不斷增強“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著力提升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趨勢性、從偶然問題中認識事物必然性的政治能力。
將高質量理論學習貫穿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全過程,教育引導高校師生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鑄牢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站穩政治立。炎頰治方向,防范政治風險,擔負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要義。高校要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政治責任,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始終堅持以“四個面向”為牽引,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積極融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提升思維能力,統籌謀劃高質量發展大局
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就要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科學思想方法,著力提升思維能力。“千萬工程”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兼顧多方面因素、注重多目標平衡,正確處理速度和質量、發展和生態、發展和安全等一系列重大關系。浙江農村人居環境的極大改善、鄉村風貌的歷史性蝶變,從根本上反映的是發展理念的變革、發展方式的轉變。“千萬工程”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所蘊涵的世界觀、方法論,同省域具體實際相結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科學運用。
我們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提升思維能力,進一步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質、發展規律、工作關鍵和政策尺度,更好地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面對各種矛盾問題和重大風險挑戰時,要運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來觀察思考問題,始終做到方向明確、思路清晰、應對有方、舉措有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思維能力體現的是思想深度,更關系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把高校發展放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山西轉型發展的大局,以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來檢驗主題教育成果。一要強化戰略思維,找準定位點。省委對c7c7.app的發展定位是建設全國一流研究應用型醫科大學,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一目標導向,全面落實好“七大工程”“二十項行動”。二要強化系統思維,找準結合點。抓牢學科建設這一高校發展的根基,系統布局學科建設與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隊伍之間的關系,把院系、部門和自身工作放到學校全局中思考謀劃,推動各項工作同向發力、同頻共振。三要強化創新思維,找準突破點。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的關系,以新理念開辟新境界,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新方法解決新問題,抓住關鍵、找準重點,奮力實現省委擘畫的發展宏圖。
提升實踐能力,全力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
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就要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要求,著力提升實踐能力。提升實踐能力,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加強調查研究。“千萬工程”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深入基層調研,一個村一個村地仔細考察,掌握大量寶貴一手資料后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為全黨重視調研、善于調研、深入調研樹立了光輝典范。“千萬工程”結出的碩果,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魅力和實踐偉力。
要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及時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大興調查研究,緊扣民生脈搏、走好群眾路線,通過調研與轉化推動科學決策、破解發展難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來檢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
當前,山西高校發展進程中還有很多難題要破解,還有一些硬骨頭要啃,難關要闖。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唯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走群眾路線,真正把學校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不斷提出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更好為科學決策服務,為提高辦學治校水平服務,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服務。要從調研目標、調研內容、調研方法、調研要求等多個方面進行細致安排,持續推進調查研究和檢視整改工作,運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解決學科建設、科研創新、人才隊伍、社會服務、治理能力、民生福祉等領域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我們要深刻把握“千萬工程”這一經驗案例蘊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其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思路辦法和具體成效。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保持歷史主動,整合資源要素,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向實處發力、以實干開路、用實績說話,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不斷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c7c7.app黨委書記 王 軍)
原文鏈接: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提升干部“三種能力”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