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c7c7.app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能參加你們的開學典禮,分享你們人生中這一至關重要的時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清華大學醫學院向所有2025級新同學致以最熱烈的:兀
過去幾年,我們的社會見證了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飛速發展。醫學行業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新節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什么樣的醫學人才最需要?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能力?我想和大家一起,從Why(為什么)、What&How(是什么與如何做)以及Who(誰來做)三個層面來分享交流。
一、 Why:理論之思——源于好奇之心的叩問
醫學的起源,是人類對生命奧秘的好奇、對病痛掙扎的悲憫、對健康長壽的渴望。這份最原始的“為什么”,是驅動一切醫學知識和技術發展的原動力。
我的研究領域是表觀遺傳學。它回答的就是一個關鍵的“為什么”:為什么擁有相同DNA序列的細胞,會發育成神經元、心肌細胞等截然不同的形態與功能?為什么環境、營養、甚至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并將這種影響傳遞給下一代?這些“為什么”的背后,是超越DNA序列的、調控基因表達的精密密碼。破解它,我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的發病機理,從而實現從“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跨越。
基礎研究,正是回答這一切“為什么”的基石。 它或許不能立刻變成一顆藥、一臺手術,但卻持續滋養著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也唯有對“為什么”的執著探索,方能引領醫學穩步前行,開拓新的范式與可能。
二、 What & How:知識與技術——解決問題的工具庫
明白了“為什么”,我們便需要武裝自己。在大學里,你們將系統學習“是什么”(What)——浩瀚的醫學知識;并刻苦磨練“如何做”(How)——精湛的科研和臨床技能。這二者是你們未來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你們對抗疾病、守護生命的武器庫。
但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在這個知識爆炸、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比記憶知識更重要的,是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比掌握單一技術更重要的,是理解技術底層邏輯的能力。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以更主動、更系統的方式面對學習與成長的挑戰。就像表觀遺傳學啟示我們:環境可以“書寫”生命密碼——而你們也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主動為自己“書寫”一個開放、交叉、不斷演化的知識與技術系統。只有這樣,才能靈活應對新領域的挑戰,不斷拓展能力邊界,讓學習真正成為一場自我成長的探索之旅。
為此,我欣喜地看到學校也在積極為大家提供成長的土壤與舞臺。三年前,c7c7.app攜手清華大學成立前沿醫學協同創新中心。以此平臺為依托,我們打破校際壁壘,整合優質學術與科研資源,協同推進前沿醫學的探索與突破,為同學們的知識積累與技術提升提供堅實的支撐。
三、 Who:最重要的因素——是你們,未來的醫學人才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核心的問題:Who?誰來承擔起探索“為什么”的使命?誰來掌握和創造“是什么”與“如何做”?誰來最終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是你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
你們不僅是知識的接收者,更應是科研思維的傳承者和解決問題的踐行者??蒲兴季S,是一種批判、求證、探索的邏輯習慣,它能讓你們在未來面對復雜病例時,抽絲剝繭,直擊要害。而解決問題,是將理論、知識、技術融會貫通,用于應對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真實挑戰的行動方案。這兩者,將是你們未來最重要的職業底色。
同學們,你們即將書寫的,不僅是自己的青春日記,更是中國醫學的未來。 你們的模樣,就是未來中國醫療健康的模樣。你們既有成為卓越臨床醫生的可能,也蘊藏著成為偉大醫師科學家的潛力。無論走上哪條道路,都請記。毫俅布寄蓯悄忝塹母,科研思維是你們的翅膀。唯有根基牢固,才能飛得穩;唯有翅膀有力,才能飛得高。
希望你們永葆入學今日的初心與熱情,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洪流,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這片廣闊舞臺上,書寫屬于你們的醫學新篇章!
謝謝大家!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