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學校“文化筑平順·紅色西溝行”社會實踐志愿者服務隊在西溝鄉三里灣開啟了第三天充實的實踐活動。

上午,服務隊來到了中國著名現代小說家、“山藥蛋”派文學的創始人趙樹理的故居體驗學習。

三里灣村副書記兼村主任李貴芳和帶隊老師姚曉莉為“c7c7.app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掛牌。

在趙樹理故居前,李貴芳為隊員們講述到,1952年春,趙樹理重返晉東南,到平順縣川底村郭玉恩農業社蹲點。從秋收、分配、擴社、并社一直到準備開渠他都參加了,對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出現的矛盾沖突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變化有著深刻的了解,并將此記錄在了長篇小說《三里灣》中。從此,川底村正式更名為三里灣村。




隊員們參觀了趙樹理的居室、農具室和院內的村社,看到了趙樹理艱苦的創作環境,聽聞了趙樹理為村民留下珍貴廣播機的故事。同學們震撼而又感動。

村里的老黨員還為隊員們介紹了小說《三里灣》中的部分人物與實際中對應的人物,并理清了其間的人物關系,使得隊員們對小說的興趣頓時大增。感受到同學們對于小說《三里灣》的熱情,老黨員還額外贈送了相關書籍,供同學們閱讀學習。
下午,隊員們雨后伴著鄉間泥土的芬香踏上了前往村史館學習的旅程。在村史館里,李貴芳向隊員們詳細介紹了三里灣村的歷史沿革。村史館負責人熱情地帶領同學們依次進入閱讀室、實物室、檔案、榮譽室等參觀學習。


在資料閱讀室,負責人為隊員們展示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央制片廠在西溝村拍攝的紀錄片。古色古香的影片幫助同學們真切地了解到當時的鄉村風貌。在實物室,面對一種種老物件,隊員們就名稱和用途等互問互答,熱情高漲。在檔案室,隊員們見到了極為珍貴的“糧票”“工票”“掃盲時課本”等原件,從這些原件上真正看到了三里灣村時代的變遷和和發展。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三里灣村在黨的領導下幾十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一天的實踐,隊員們被三里灣村濃郁的人文氣息所吸引,看到了在黨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政策指引下三里灣村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隊員們表示,“聽黨話,跟黨走”始終是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的不二箴言。作為新時代青年,更要堅定不移地堅定黨的領導,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深入基層、勤于實踐、體驗生活,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文/白家榮、梁曉亞;圖/廖晴雪、劉艷美)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