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二醫院耳鼻喉科祁雪萍博士收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通知,其申報的課題“DCs借助NMU/NMUR1通路激活ILC2s參與氣道高反應疾病的機制研究”(青年項目)獲得資助(82301287)。這是趙長青教授課題組獲得的第10項系列課題資助(其中青年項目2項)。



“趙老師關于神經免疫與過敏性鼻炎發病機制的研究獨樹一幟,獲得了海內外同行的認可,也給后續研究奠定了基礎”,祁雪萍坦言,剛剛獲得資助的課題是在讀博期間完成導師趙長青前一個結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煉而成的。她表示,獲得資助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從眾多申報者中脫穎而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學術氛圍。一是課題組多年的學術沉淀。趙長青教授在著名耳鼻喉科專家、導師陶正德教授指導下,堅持傳承與發揚并舉,30年一個研究方向,圍繞過敏性鼻炎的神經免疫發病機制,進行了系列研究,在肥大細胞脫顆粒機制、神經源性炎癥、生物鐘調控、ILC2s、冷熱受體與過敏性鼻炎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相關研究(論文、專利、成果轉化等)獲得國內外同行的認可。部分成果已被寫入教材和疾病指南。多次應邀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主題發言。作為臨床醫生,如何兼顧臨床和學術兩個方面,需要一種學術素養、情操和追求。跟臨床醫生的成長一樣,學術需要幾十年的前瞻性戰略設計,從入門、磨練到小試牛刀再到摘取桂冠,有一個漸入佳境到無人之境的過程。所謂無人之境是指科學探討的前沿和獨特領域。課題組有關過敏性鼻炎神經免疫機制的研究方向獨樹一幟,較早把免疫與神經關聯,把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的互作作為研究的靶點。課題組成員置身這樣的學術環境,面壁十年,終有碩果。二是較大的學科影響力。趙長青牽頭的專業課程獲得教育部精品課程,同時還作為資深編委參與人民衛生出版社五年制專業教材的編寫,是《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等國家行業規范的執筆起草專家,兼任多種SCI收錄期刊審稿人,是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資深編委,兼任眾多學術職務(如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常務理事)。近年來趙長青還多次應邀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函評及會評,為團隊贏得了較高的聲譽。三是優秀的學科團隊。課題組中的諸多成員都是從大學聽趙老師講課開始對耳鼻喉科產生興趣進而涉足該領域的。已經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的程馮麗博士和祁雪萍博士以及在讀博士研究生王艷杰,就是在聆聽趙長青教授講課后立志從事耳鼻喉科專業的。趙長青作為學科帶頭人,持續地提出原創性思路并將其轉化為高級別課題,同時在課題實施過程中發現和培養團隊骨干。多年來關注鼻過敏的神經免疫這一個研究方向,持續不斷地提出并獲得系列國家級課題資助。多年來課題組骨干通過參與國家級課題的申請、探索性研究、教材編寫、成果申報、中外文期刊審稿等,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例如,趙長青應邀參與編寫第10版規劃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負責其中鼻生理學部分內容。在編寫其中免疫學部分這個環節,他先說明編寫要點,然后共同討論編寫細則,接下來是一位博士動筆撰寫。在此基礎上,趙老師從思路到表述進行“大修”,最終定稿。程馮麗和祁雪萍都是依托課題組學術資源,推陳出新,憑借獨特思路摘取桂冠的。如今課題組形成了從碩士、博士到博士后一脈相承、百花齊放的良好學術氛圍和持續的科研產出。程馮麗2022年發表在Q1雜志IFAR(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and rhinology)的一篇文章位列該雜志當年下載量最大的前10篇論文。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將秉承前輩務實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等為紐帶,在醫學科學之路上繼續探索前行,努力培養更多的卓越醫學人才,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建設全國一流研究應用型醫科大學貢獻更多的力量。
(圖文/程馮麗)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