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彤
張文龍,c7c7.app第一臨床醫學院本科生,獲評?!皟炐愎睬鄨F員”,曾任學院科技協會副主席。入校以來,他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潮流,多次參加各類國家級大學生超級、一級競賽,在“互聯網+”“挑戰杯”和“創青春”等雙創大賽中獲國家級金獎、銀獎多項,獲國家級、省級以上榮譽37項。
不僅如此,張文龍還主持參與4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授權專利14項,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多次榮獲校級獎學金。近日,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結果揭曉,張文龍名列其中。
心中有夢 腳下有路
最初通過聽講座和與高年級學長學姐溝通交流,張文龍接觸到了“互聯網+”等創新創業大賽。懷揣著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和創新創業的熱情,張文龍加入到 “紅潞參”團隊,并參加了學校2020年“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凹t潞參”團隊為太行山區帶去了優質種源,提供了技術指導,助力鄉親們創收。
張文龍在“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中,深入農戶中、到田間地頭進行實踐調研,參觀山西振東健康產業集團科研中心、倉儲基地,以及制藥車間和銷售環節,與平順縣政府溝通交流并走訪了返鄉創業的合作社帶頭人。
在此期間,張文龍還前往紀蘭黨性教育基地深入學習,不僅提高了思想覺悟,還增加了實踐經驗,深切體會到紀蘭精神的深刻內涵。他主持的“精靈說”欄目,多次發表在“山醫創協君”公眾號,向同學們宣傳中醫藥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在提高政治理論素質和修養的同時,張文龍還積極參加各項黨團活動。作為答辯選手,他參加了由共青團山西省委等部門主辦的山西省第十二屆 “興晉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并榮獲金獎,順利進入由共青團中央主辦的全國終審決賽。團隊在第十二屆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銀獎。在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張文龍作為我省科技創新賽道唯一入圍者,前往武漢參加決賽并斬獲銀獎。
2021年,團中央主辦的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交流營在武漢開幕,張文龍前往武漢參賽,從中吸取了失敗教訓和許多比賽經驗,得到了許多老師的指導,終于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學校也實現了“三連金”。
大三期間,張文龍還有幸加入了“瑞搏生物”項目團隊。團隊匯集優秀的博士、博士后,依托國家、省、校再生醫學平臺,實現完全自主技術創新。
行而不輟 履踐致遠
如今,通過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進行虛擬篩選發現先導化合物已成為新藥研發的一種常用方法。張文龍作為項目負責人,在梁泰剛教授的指導下積極申報立項了 2019-nCoV雙靶點ACE2/Mpro抑制劑的虛擬篩選與合理化藥物設計的國家級大創項目,目標化合物分別與ACE2和Mpro進行分子動力學和MM-PBSA結合自由能研究,在動態環境中分析化合物與靶點蛋白的結合穩定性以及關鍵氨基酸的能量貢獻,深入闡明化合物的結合位點和結合模式,確定靶點結合口袋的關鍵性氨基酸殘基和藥效團信息,在此基礎上設計并合成一系列具備成藥性的ACE2和Mpro雙靶點活性化合物,并作為第一作者發表中文核心論文。
此外,張文龍還參與申報了乳腺癌非肌肉球蛋白ⅡA及其重鏈磷酸化在乳腺癌耐藥和轉移中的作用研究的國家級大創項目。在師銳贊副教授的指導下,他定期開組會向老師匯報成果并進行研討,同時積極開展實驗操作,包括細胞培養、復蘇、傳代、凍存和質粒轉染、Westernblot實驗等,明確NMIIA及其重鏈磷酸化參與BCRP介導的乳腺癌耐藥,同時對NMIIA及其重鏈磷酸化參與BCRP介導的乳腺癌耐藥機制進行探討,用中間標志物加強二者的聯系,闡明機制,得出預期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機制,為治療提供了新方案,科研成果《上皮細胞黏附分子增強細胞間緊密連接促進乳腺癌細胞耐藥》發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21年,在秦綱老師的指導下,張文龍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隊在第七屆山西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并且在第四屆中關村人才創客大賽(山西賽區)獲得金獎,評分為第一名。他帶領團隊通過臨床實踐調研,發現問題,面對在臨床上發現橈動脈穿刺術后常規止血器壓迫會對患者造成不適并引發術后并發癥的臨床問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研究改進新型止血器械并申請專利,參與申報國家級大創項目專利 “橈動脈彈力壓迫止血器”的轉化推廣。
行遠自邇 篤行不怠
思進取、會學習、肯奮斗、樂奉獻,張文龍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中與時俱進、敢闖會創、堅持鉆研,跟隨著前輩的科研腳步,與同行人共同奮斗,賡續創造精神。
張文龍參加早期接觸臨床活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接觸臨床過程中鍛煉了溝通能力、寫病歷的能力、問診的能力。
2019年省科技活動周期間,張文龍在校生命科學館擔任講解員,帶領參觀者領略生命的奧秘。此外,他還利用課余時間前往方舟自閉癥康復中心,關愛自閉癥兒童,為他們送去溫暖。
2020年,張文龍積極參加由學校教務處組織的招生宣傳實踐活動并擔任團隊負責人;參加全國科普日省城主場活動,向參會市民展示道地藥材、科普藥茶知識。他還積極參加院系迎新晚會等校內活動,偶爾也會化身發明家,投身科技創意小發明。在參加各類活動的同時,張文龍都能合理規劃時間,統籌兼顧,多次獲得校級獎學金。
擔任第一臨床醫學院學生科技協會副主席和班級學習委員期間,張文龍積極組織協會同學參與科技比賽和班級學習小組。嚴謹、認真、有擔當,簡簡單單的七個字是他始終如一的工作態度,也是這幾年來他對從事學生工作的總結。
可以說,張文龍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具備較強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質;是同學心中的好伙伴,總是鼓勵和幫助身邊的人;更是新時代優秀的大學生,用熱情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耙晕抑啻?,共中國之榮光。”他說。
(來源/山西青年報2022年11月03日07版)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