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在城市里的建筑工地和工廠流水線上揮灑汗水時,卻有一群孩子在土地上遙遙守望。做好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工作,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家庭的幸福與社會的和諧。
面對走入歧途的少年,能否為其打開一扇窗;面對重新回歸社會的少年,能否為其點亮一束光……做好未成年人幫教救助工作,如燈塔引航,照亮更多“隱秘角落”,為特殊少年按下重啟鍵。
為進一步探索社會工作介入未成年人保護模式,c7c7.app社會工作專業實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承接太原、大同、晉中、陽泉等未成年人保護社工服務項目中,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從個體、家庭、朋輩、社區四個方面出發,構建未成年人全方位社會支持體系。
中心自2014年至今,孵化出了兩個省級社會組織——山西鑄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山西川至公益發展中心,兩個中心先后被評為山西省5A級社會組織、山西省4A級社會組織。山西鑄仁于2016年及2020年分別被評為年度中國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山西“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關愛服務貼心
讓留守兒童不再孤獨
“哥哥姐姐,快來看!”8歲的小揚又見到了中心的社工和志愿者,他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自行車。一個月不見,他已經會騎車了。
“社工幫我孩子太多了,每個月都來看孩子,這些桌子、玩具、書包都是他們捐贈的,以前小揚不愛出去玩,也不愛說話,現在不會了,活潑很多。”小揚的爺爺感慨道。
原來,自父親過世、母親出門務工后,小揚就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從2016年開始,中心與大同市救助管理站就困境兒童服務達成合作意向,對當地留守兒童進行走訪,家境特殊又貧困的小揚就是社工在走訪中發現的。那時,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不愿交流,朋輩關系網絡脆弱。
“我們社工在發現這個情況以后,把這位服務對象納入個案,邀請他來參加我們的活動,為他提供朋輩支持網絡。同時,我們為服務對象鏈接資源,對他在經濟上進行一定的幫扶,平時也會鏈接到志愿者為他做課業輔導。慢慢地,孩子變得開朗起來,見到我們或者是見到同伴,他會有互動交流的能力,也更愿意敞開心扉跟我們交流。”中心總干事劉濤表示。
讓每一名兒童都能茁壯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心愿。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服務工作,陸續印發了針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多個文件,重新修訂的《山西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1月1日起施行。立足山西留守兒童的實際,《條例》設立“特別保護”專章,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實行特別保護。
“在服務過程中,我們積極搭建志愿服務體系,通過運用專業手法與行動策略,將現有志愿服務資源重新整合,逐漸形成目前的救助領域特色的‘社工+志愿者’服務體系運作模式。”劉濤表示,項目目前開展“困境兒童學業輔導”“入戶走訪”“社工活動協助”等多項志愿服務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協助救助站為困境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及時、優質的服務。
搭建支持平臺
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鑫鑫(化名),你這頭發該剪剪啦。”聽著社工“張媽媽”的“絮叨”,鑫鑫開心地大笑,配合著洗頭、理發、換衣服。
“鑫鑫,閉上眼睛,小心水濺到眼睛里。”
“我們的鑫鑫現在是大小伙了!”
陽光斜照在這對不是母子卻勝似母子的身上,溫暖又和諧。一會兒,一個干凈帥氣的鑫鑫出現在大家眼前,一身藍色羊毛衫、牛仔褲的休閑服飾讓他自信又開心。
5年來,中心的社工已經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到鑫鑫家,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讓鑫鑫感受到媽媽般的關愛。
鑫鑫父母離婚,母親帶其改嫁,母親與繼父還育有一女,母親去世后,親生父親不管鑫鑫,繼父也難以管束。鑫鑫從小就學會了如何“看人臉色”、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缺乏對他人的信任,通過各種破壞性行為吸引他人注意。2018年9月流浪到晉中被晉中救助管理站收留。中心的社工和志愿者一天24小時陪伴,長達一年之久,最終打開鑫鑫的心扉,使其能夠重新信任他人,接納別人的善意,最終愿意接受重返家園。
要走進留守兒童的內心,取得他們的信任,并非易事。山西川至社工張媛媛回憶,初次見面時,鑫鑫因為缺乏安全感,膽小怯弱,有時甚至躲到角落。洗頭理發修指甲、手把手教他寫字……每一次家訪,社工和志愿者給予了鑫鑫情感上的撫慰。
劉濤表示,中心秉持著“世界在你眼前,我們在你身邊”的服務理念,依托“護花工程”項目成立了“培土工程”“陽光工程”“施肥工程”“剪裁工程”“移栽工程”五個子項目,為留守兒童提供多樣的志愿服務,圍繞“護花工程”困境未成年人保護項目,與專業社工、家庭、未成年人搭建起志愿服務平臺,協助社工開展困境未成年人預防、監測、保護、學業輔導、個案陪伴等志愿服務,更全面深入地開展未保服務。
匯聚多方力量
為特殊少年按下重啟鍵
“在公益活動中,我體會到了原來幫助別人,是那么的開心、快樂。感謝我的家人沒有放棄我;感謝大家給了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還有社工姐姐半年以來對我的照顧。”近日,一場對涉罪未成年人幫教的結案儀式舉行。這場儀式也是這幾位迷途少年向陽而生、重燃希望的見證。“在過去的六個月里,你們能自覺接受矯治和教育,順利完成了考察幫教任務,希望你們以此為起點,點亮夢想,勇毅前行。”太原市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向他們表達了希望。
涉案的5名未成年人就讀于同一所學校,均為住校生,是同一宿舍的舍友。涉案的一名未成年人在學:褪芎θ朔⑸誚,并回到宿舍告知舍友,緊接著涉案的5名未成年人就討論起被害人曾經對她們的種種詆毀和辱罵言論,越說越氣憤,于是將被害人引誘至宿舍,先是口頭教訓,后演變為每人給被害人一記耳光。受害人離開宿舍后到派出所進行報案。
為了貫徹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針以及雙向、綜合、全面的司法保護原則,太原市檢察院對涉嫌尋釁滋事罪的5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同時委托山西鑄仁對5名涉案未成年人開展為期六個月的觀護幫教服務,旨在發揮專業社會工作的力量,幫助涉案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健康成長。
在幫教期間,檢察官與中心社工針對涉案的5名未成年人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一對一的幫教方案,為其開展了家庭教育、心理疏導、親子參觀憲法宣傳教育基地、法律學習等活動,讓他們在接受幫教的同時感受到司法的溫情。通過六個月的幫教,社工幫助五位服務對象建立了正確的自我認知,情緒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過法律知識的學習,擁有了更多成熟的法律認知,對法律有了敬畏心理,具備了回歸社會的主觀條件。
“為保證五位服務對象能夠盡快返回學校,我們將在家長和學校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推動家校之間的協商進程。”中心的社工表示。
“大力發展社會工作、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是國家和政府在新時期、新階段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劉濤表示,下一步,中心將以更加高效、專業的方式,將各方面的愛心力量有效整合,讓祖國未來的花朵在社會的溫暖中盡情綻放。
原文鏈接
(來源/山西日報2024年1月4日)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