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c7c7.app2021級臨床醫學專業封義,初到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實習,第一個任務便是完成一份高質量的病歷書寫。這項看似常規的工作實則暗藏乾坤,那一張張病歷紙,不僅是診斷治療的起點,更是醫學生成長的試煉。湯鮮φ且煳頤竊謖餛戀厴咸な登靶械墓。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病歷需嚴謹到極致。自實習首日起,劉志宏老師便對我提出極高要求:詢問病史務必全面精準,咳嗽性質、咳痰顏色等細節不容遺漏;體格檢查要如精密測繪,肺部的聽診音、呼吸運動等體征必須準確描述,哪怕再微。殘枰灰患鍬。
曾有一次,我接手一位肺炎患者的病歷,劉老師審閱時嚴肅地問我:“患者的近期用藥史和過敏史問清楚了嗎?肺部啰音的位置和特點描述準確了嗎?”我一時語塞,臉頰發燙。他沒有批評我,而是帶著我重返病房,重新問診、仔細查體。事后他語重心長地說:“病歷是診療的基石,細節決定著治療的方向。只有寫得好,才能為患者保駕護航。”從那以后,“嚴謹”二字,深植于我書寫的每一環節。
劉志宏老師更注重引導我將臨床思維融入病歷之中。有一次,我記錄一位哮喘患者,僅堆砌癥狀與檢查數據。他卻提醒我:“要把發病誘因、變化規律‘寫活’,比如環境因素、季節變化對病情的影響——這才是完整的病歷。”還有一位慢阻肺患者,他帶著我逐行推敲:“肺功能指標、血氣分析,要與病情嚴重程度互相關聯。病歷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思維的載體。”
我逐漸明白,一份優秀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歷是有“生命”的,它不僅是癥狀與體征的羅列,更凝結著醫生的專業思考與人文關懷。正如劉志宏老師所說:“寫病歷不是碼字,而是用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和心去記錄。”在這樣的錘煉中,我從新手一步步成長,學會在字里行間把握病情、傳遞溫度。
一頁頁病歷,是醫患之間的橋梁,是醫學經驗的傳承,更是我成長的見證。劉老師說:“將來你再翻看這些病歷,會發現你不僅學會了書寫,更學會了如何做一名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認真、負責、專業,這些素養,都藏在這一字一句里。”此次實習如同一段攀登,老師是引路的燈,病歷是成長的日志。每一次查房、每一次討論、每一次與患者的對話,都在我心里埋下種子: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既要用專業應對“肺炎”“哮喘”的復雜多變,也要以真誠體恤每一次呼吸背后的焦慮與渴望。
如今回望,倍感珍惜。未來,我定將帶著這份歷練繼續深耕醫學之路——以更專業的技術、更溫暖的態度,守護每一位患者的呼吸時光。
(圖文/封義)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