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服務 |
基礎醫學學科作為山西省唯一的基礎醫學博士學位授權點,依托省內領先的教學與科研力量以及較為完備的平臺支持,始終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在健康服務、政策咨詢、產業合作及科學普及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 學科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優秀人才。學科自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醫學人才。國內、省內、校內很多學術帶頭人都出自本學科,如中國工程院徐建國院士和田志剛院士、蘇州大學熊思東校長、國家杰青曹濟民教授、美國心血管領域專家馬新亮、趙志青教授等。學科設有基礎醫學、生物制藥、醫學實驗技術3個本科專業,畢業生深受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歡迎。 學科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服務健康山西。學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阿爾茨海默病、冠心病、糖尿病、神經管畸形出生缺陷、食管癌等重大疾病與地方高發疾?。瓜低承鑰蒲а芯?,助力“健康山西”建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學科參與組建“反向病原學”協同創新中心,研發的檢測試劑盒獲得山西省科技廳新冠專項立項,為抗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學科充分發揮智庫功能,曹濟民、解軍等多位教授作為省政府聯系專家和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為衛生決策提供咨詢。解軍教授團隊推動省政府實施控制神經管畸形的“削峰工程”,顯著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產生廣泛社會影響。此外,學科積極與國藥集團威奇達藥業有限公司、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亞寶藥業等省內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助力企業創新與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學科還致力于醫學科學普及與社會服務,通過開設基礎醫學大講堂、開放生命科學館和重點實驗室,面向學生和社會公眾開展醫德教育、創新實踐和健康科普,提升公眾醫學素養。并通過舉辦干細胞與組織工程高峰學術會議暨國際心血管科學院首屆亞洲分會會議、“中-新”腦健康學術研討會、生理科學學科研討會、三晉醫學基礎與轉化研究學術論壇等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增強學術影響力,服務區域科技文化交流。 (2025年9月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