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研究生學院 | 發布時間:2021年03月24日
| 點擊數:}
本學科創建于1951年,時為山西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科。1953年,山西醫學院獨立建校,成立衛生系。1955年,衛生部和高等教育部決定,將江蘇醫學院、山東醫學院、浙江醫學院等3所院校的衛生系調整到山西醫學院,與山西醫學院衛生系合并組建,成為當時全國高校保留的六所衛生系之一。全國知名公衛專家、一級教授邵象伊教授出任山西醫學院院長。1996年,衛生系更名為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邵象伊紀念雕像,1970年邵象伊院長與學院教師合影)
學科開設有預防醫學與衛生檢驗與檢疫學兩個專業,有勞動衛生學、環境衛生學、兒少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毒理學、衛生檢驗學、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流行病學9個教研室和1個教學實驗中心,預防醫學研究所與營養食品科學研究所2個研究所。 2004年,預防醫學專業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2008年被教育部、財政部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016年被評為“山西省高等學校優勢建設專業”,2019年被批準為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山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0年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被批準為“山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本學科現有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9門校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程,8門校級優秀課程。有8個研究生培養基地和33個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為山西省研究生教學精品課程。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與環境衛生學導師團隊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團隊。2020年衛生統計學研究生導師隊伍被評為c7c7.app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
1981年,勞動衛生學、環境衛生學、兒童少年衛生學和營養學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學科。2000年,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成為國家首批公共衛生碩士學位(MPH)試點單位。2007年,獲批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1年,獲批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由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提升為山西省重點學科;2018年,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被評為山西省重點學科。
學科下設c7c7.app預防醫學研究所和營養食品科學研究所2個研究所,為中國誘變劑學會環境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山西省營養學會、山西省環境誘變劑學會掛靠單位,為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課程教學基地。
2014年,山西省教育廳、財政廳聯合批準本學科設立山西省煤礦公共衛生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2016年,獲批環境健康損害山西省重點實驗室;2018年,獲批重大疾病風險評估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與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創建c7c7.app預防醫學科學院。2020年,成為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與診治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成員單位,同年成立c7c7.app“反向病原學”協同創新中心,由中國工程院徐建國院士擔任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c7c7.app預防醫學科學院簽約儀式)
在公共衛生教育研究方面,本學科承擔了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我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多項建議已在國內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實踐中實施。在社會服務方面,多名教師參與省市衛生健康戰略規劃制定和山西省衛生應急管理咨詢工作,有關食品安全的調研報告經修改作為提案提交山西省政協和全國政協會議;衛生統計學教師長期擔任國家新藥審評專家,主筆發布臨床試驗統計技術指南,為進一步規范新藥臨床研究做出貢獻;2名教師入選首批國家科普專家庫,1名教師作為山西省科普電視欄目《舌尖上的安全》的常駐嘉賓,制作食品安全有關節目 700 余期,被評為全國食藥科普十大新聞人物。生源遍布全國十余。芽頰惺蘸M飭粞。除公衛專業外,還招收臨床、口腔醫學等專業學生,為公共衛生在整個醫學領域的普及和深化做出努力。學科多年來已培養七千余名畢業生,多人擔任國家和省市衛生系統領導或業務骨干,2020年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發布的專業排名中位列全國第 13 位。學科一貫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新西蘭、日本等國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擔任國際雜志編委,提高了本學科的國際影響力。

(2020年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專業排名)
70年來,本學科不斷發展壯大,已形成“以預防醫學為主,相關專業協調發展的多專業、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秉承“厚德博學、協作創新”院訓,對標一流,凝心聚力,為建設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公共衛生學科而努力奮斗。
【相關鏈接】公共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