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研究生學院 |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01日
| 點擊數:}近五年,承擔國家及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9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3200余萬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4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8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0余項。圍繞區域醫藥行業需求,開展產學研合作與研究,產出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有力推動了學科建設與產業創新良性互動。1、山西省“天然來源創新藥物的研究與開發”科技創新重點團隊研發中的一類新藥候選物,與振東制藥集團簽訂了合作開發協議,已完成全部臨床前研究,有望成為糖尿病腎病的新型特異性治療藥物。2、鑒于目前中藥評價指標成分與功效關聯性不強的瓶頸問題,藥物分析學科團隊創新性構建了高通量活性篩選辨析體系,成功用于25種大宗藥材及復方中質量標志物的確定,提供了與藥效關聯密切的中藥質量評價方法;受邀撰寫TOP 1期刊綜述,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3、青蒿素研究團隊首次闡明自身誘導腸和肝首過代謝是導致時間依賴性生物利用度降低主要原因;并基于該代謝特點及耐藥相關因子,構建系列青蒿素類、紫杉醇類等靶向抗瘧/抗腫瘤納米遞藥系統,顯著改善PK/PD特性,為攻克青蒿素耐藥性難題提供新策略,入選國家青蒿素研究聯盟理事單位。4、針對山西部分道地藥材質量標準落后及道地性形成機制不明難題,潞黨參研究團隊明確了發揮生物調控活性的物質基。⒌賴匾┎囊糯逑,創新性構建基于多糖的道地性特征體系;制訂了17個道地藥材標準;獲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資助等成果。5、臨床藥理學團隊突破臨床上細菌耐藥和肝損傷缺少特異性標志物的瓶頸,創建近 500 種差異蛋白分子信息數據庫首次提出 gyrB 突變在銅綠假單胞菌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中的作用,創造性提出的抗生素用藥方案在省內外 7 家三甲醫院推廣,獲邀國際抗生素耐藥性學術大會發言;篩選的有機錫致脂質合成及代謝紊亂相關的潛在診療靶點得到國際同行認可,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圖1 我校與振東健康產業集團舉行戰略合作洽談會

圖2 學科科研儀器

圖3 學科教師榮獲山西省科學技術獎

圖4 學科骨干深入醫藥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