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研究生學院 | 發布時間:2021年03月24日
| 點擊數:}基礎醫學學科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使命,以培養“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強基重能、開放創新”的基礎階段卓越醫學生為目標,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將立德鑄魂貫穿育人全過程,形成“思想引領、課堂引育、實踐引導、組織引航、隊伍引路”的特色育人模式,以筑牢方向、提升實效、拓展路徑、夯實根基、凝聚合力。
一、思政教育成效顯著
學科是“全國首批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項目”主干學科、省首批“三全育人改革試點高校”主干學科。學院黨委獲“山西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1名研究生黨員獲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10 個黨支部獲校先進基層黨組織,23 人獲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學生黨員 4S 教育模式的建構》入選山西省高校黨建創新案例。
學科是教育部“高等學校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基地”重要組成、教育部“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課程改革試點項目”主干學科。組織編寫了 82 個課程思政示范案例,全部列入教學大綱。獲全國醫藥院?緯趟頰改革研討會優秀案例一等獎 1 項,優秀獎 2 項。獲相關省級教改課題立項 6 項,校級 13 項,獲校級思想政治工作專項優秀研究成果5 項。4 名思想政治輔導員、9 名導師獲得國家級、省級和學校表彰,6 次獲學校學生工作、學生資助工作、學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6 個學生班團等集體獲學校表彰,141 人次學生個人獲校級表彰;30 余人獲國家、省級各類創新創業、志愿服務、知識競賽、文體活動獎項。

二、教育教學成果斐然
學科秉承“醫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訓,以培養具有高尚學術道德、扎實理論功底、先進研究技術、創新思維能力、專注健康問題的基礎醫學拔尖人才為目標,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以督導為保證,切實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窗體頂端
學科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有7人次在國家級高等院校教學比賽中獲獎。12人獲得山西省“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一等獎。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于 ESP 虛擬病人的氣胸臨床前整合實驗教學)。承擔國家級、省級教學改革項目30余項,校級教學改革項目60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解軍教授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發表教改論文110余篇,參編、主編國家級省級教材60余部。
學科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學科在原開設的研究生課程體系基礎上,創設了“三大課程平臺+四級課程階梯”的“三四制”研究生課程體系,即“公共基礎、專業基礎、技能操作 + 公共必修課、一級學科專業必修課、二級方向專業必修課、自主選修課”,新開設基于新理論、新技術課程 21 門,更新原有課程內容,奠定了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發展基礎。學科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推廣PBL教學模式、開展實踐技能訓練、開拓學生視野、線上線下多措并舉,拓展課程資源。學科強化督導反饋閉環,堅持以“督”為基石,以“導”為航標,督導協同,同向同行,保障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三、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學科在校生中1名學生獲山西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1名學生獲學校優秀共產黨員,41 名學生獲學校優秀共青團員,54 名學生獲學校三好學生,45 名學生獲學校優秀學生干部,1 名學生獲學校“向上向善好青年”;獲 2個校優秀團支部。37 名研究生獲國家獎學金,17 名同學獲校級優秀畢業生稱號,除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數量逐年上漲外,在“互聯網+”、“創青春”、“挑戰杯”等大賽獲獎 30 人次,5 年間獲批省級研究生創新項目 30 余項,獲山西省優秀博士、碩士論文獎勵 7 次。234 名學生注冊為志愿者,69 人次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共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11 項,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 5 次,2 人獲“優秀志愿者”稱號。

學科學科建立有科學的畢業生就業宣傳引導機制,教育、引導和支持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建功立業,利用所學服務基層、報效祖國。博士研究生就業率100%,碩士研究生當年就業率穩定在80%以上,第二年就業率基本達到100%。就業范圍以醫療衛生單位和高等科研院所為主。近 5 成的畢業生扎根三晉大地,服務三晉人民,11.1%的畢業生扎根西部地區。畢業生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其中許多已成長為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