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教育部發布《關于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名單的公示》,經各地各有關高校自主申報、專家評議等工作程序,認定了北京大學等18所高校為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我校公共衛生學院成功入選。
建設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1月4日,教育部等四部門發布通知,計劃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若干所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公共衛生學院,形成適應現代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深入推進新醫科建設。我校牢牢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校黨委書記張俊龍、校長李思進提前謀劃、精心部署、親自推進,副校長解軍主持協調、全力推進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申建各項工作。

(省教育廳有關領導指導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申報工作)
學校制定了《c7c7.app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方案》,確定了建設目標、建設原則,成立了建設專班,多次組織校內外專家召開了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方案研討會、推進會、論證會。學校與內蒙古醫科大學簽訂了《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幫扶共建協議》。經過深入思考、激烈碰撞、反復論證,形成了成熟的建設方案。7月8日,副校長解軍和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彤在線參加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的評審答辯。

(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趙瑞參加《c7c7.app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方案》論證會)

(校黨委書記張俊龍看望參與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答辯前期工作的所有人員)

(校領導指導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申報工作)

(副校長解軍和公衛班子、學校專家討論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申報書撰寫)

(副校長解軍和院長王彤準備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答辯)
學校把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工作列為2022年重點工作,積極推進各項建設任務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新獲批了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新增2個校級公共衛生實訓基地,獲批省級一流課程6門,推出了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整合課程和MLT+IT混合PBL案例課程,開設《公共衛生基本操作技能》實踐課程并完成首輪教學任務。
科學研究方面,學校申報了“煤炭環境致病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參與編寫了《中國健康老齡化發展藍皮書》,正在編寫《出生缺陷和塵肺病藍皮書》;參加中國工程院2022年重大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課題,與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簽定了《應對新冠肺炎等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技術支撐框架協議》。
在社會服務方面,學院成立“c7c7.app黃河流域生態公共衛生安全中心”,成為“黃河流域醫學院校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牽頭成立了“黃河流域公共衛生分聯盟”;綜述“Omicron 變異株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及其防控研究進展”在中國教育出版社發行;公衛專家參與省衛健委疫情研判專家組工作,完成《太原市4月3日以來新冠疫情分析報告》6期,服務省委決策。
在國際合作方面,學校入選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建設基地》,選派50名優秀學生參加了第一批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課程”;學院專家建立了癡呆病生命質量評價體系,制定了癡呆病國際評價標準規范等。
在幫扶高校方面,學院選聘內蒙古醫科大學10名博導,招收2名內蒙古醫科大學定向博士生,雙方開設了新冠病毒與疫情防控整合課程,已展開了深入交流協作。
作為國家衛生戰略布局的全國衛生系“老六所”之一,70年來,學校公共衛生學院為國家重工業基地培養大批醫衛人才,受命承擔起了華北西北人民健康的國家使命。在新時代奮進時期,再次入選國家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名單,學校將勇擔使命,矢志不渝地推動公共衛生學院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努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健康中國”建設和新時代祖國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朱培培、張志紅;圖/王志新、朱培培)